一、歌頌祖國的詩歌(七段)
我們愛你啊 中國!當燦爛的太陽跳出東海的碧波,帕米爾高原依然是群星閃爍。
當北國還是銀裝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著盎然的春色。啊—我們愛你啊,中國!我們愛你—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濃妝淡抹;黃山、廬山的云霧飄渺,長江、黃河的波瀾壯闊。
我們愛你— 龍井茶的清香,茅臺酒的純美;江南絲綢的光潔絢麗,景德鎮陶瓷的天宮巧奪。我們愛你— 傣家竹樓前如水的月色,世界屋脊上布達拉宮的巍峨;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大草原的羊群、戈壁灘的駱駝。
我們愛你— 戰國編鐘奏出的古曲 開革開放譜寫的新歌,神州萬里涌動的滾滾春潮 祖國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我們愛你— 奮斗書寫的史冊,汗水澆灌的碩果,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 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 我們驕傲,我們自豪 我們奮發,我們開拓 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強者,我們愛你啊,中國!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我用殘損的手掌 摸索這廣大的土地: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春天,堤上繁花如錦障,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 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這長白山的雪峰冷到徹骨,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江南的水田,那么軟……現在只有蓬蒿;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盡那邊,我蘸著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 無形的手掌掠過無恨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 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因為只有那里是太陽,是春,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因為只有那里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那里,永恒的中國!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我是干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祖國啊!我是貧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來未落在地面的花朵;——祖國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祖國啊!我是你的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你以傷痕累累的** 喂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聞一多《一句話》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有一句話能點得著火。
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說不定是突然著了魔,突然青天里一個霹靂 爆一聲:“咱們的中國!” 這話教我今天怎么說?你不信鐵樹開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話你聽著:等火山忍不住了緘默,不要發抖,伸舌頭,頓腳,等到青天里一個霹靂 爆一聲:“咱們的中國!”> 我的祖國,高山巍峨,雄偉的山峰俯瞰歷史的風狂雨落,暮色蒼茫,任憑風云掠過。堅實的脊背頂住了億萬年的滄桑從容不迫。
我的祖國,大河奔騰,浩蕩的洪流沖過歷史翻卷的漩渦,激流勇進,洗刷百年污濁,驚濤駭浪拍擊峽谷涌起過多少命運的顛簸。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光秀美孕育了瑰麗的傳統文化,大漠收殘陽,明月醉荷花,廣袤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還在熠熠閃爍。
我的祖國,人民勤勞,五十六個民族相濡以沫,東方神韻的精彩,人文風貌的風流,千古流傳著多少美麗動人的傳說。這就是我的祖國,這就是我深深愛戀的祖國。
我愛你源遠流長燦爛的歷史,我愛你每一寸土地上的花朵,我愛你風光旖旎壯麗的河山,我愛你人民的性格堅韌執著。我的祖國,我深深愛戀的祖國。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雞-----喚醒拂曉的沉默,你是沖天騰飛的巨龍-----叱咤時代的風云,你是威風凜凜的雄獅-----舞動神州的雄風,你是人類智慧的起源-----點燃文明的星火。你有一個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國!那就是中國啊,我的祖國。
我深深愛戀的祖國。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搏動的心臟跳動著五千年的脈搏,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涌動的血液奔騰著長江黃河的浪波,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黃色的皮膚印著祖先留下的顏色,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黑色的眼睛流露著謙遜的笑窩,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堅強的性格挺拔起泰山的氣魄,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遼闊的海疆裝滿了我所有的寄托。
我的祖國,可愛的中國,你創造了輝煌的歷史,你養育了偉大的民族。我自豪你的悠久,數千年的狂風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我自豪你的堅強,抵住內憂外患闖過歲月蹉跎。
我自豪你的光明,中華民族把自己的命運牢牢掌握,我自豪你的精神,改革勇往直前開放氣勢磅礴。可愛的祖國啊,無論我走到那里,我都挽住你力量的臂膊,無論我身居何方,你都溫暖著我的心窩。
可愛的祖國啊,你把住新世紀的航舵,你用速度,你用實力,創造震驚世界的奇跡。你用勤勞,你用智慧,進行了又一次更加輝煌的開拓!祖國啊,祖國,你永遠充滿希望,祖國啊,祖國,你永遠朝氣蓬勃!。
二、10句愛國名言 和8句愛國詩句
關于愛國的古代詩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
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
——《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
——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
——《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19、秦時明月汗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白馬篇 (曹植) 白馬飾金羈, 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 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邑, 揚聲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 右發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 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 勇剽若豹螭。
邊城多警急, 胡虜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 厲馬登高堤。
長驅蹈匈奴, 左顧陵鮮卑。 棄身鋒刃端, 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 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 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 視死忽如歸。 【賞析】 在這首詩中,曹植以濃墨重彩描繪了一位武藝高超、渴望衛國立功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游俠少年形象,借以抒發自己的報國激情。
詩歌的風格雄放,氣氛熱烈,語言精美,稱得上是情調兼勝。 詩歌的起首即用“連翩西北馳”的畫面形象地傳達出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
接下去關于“幽井游俠兒”的一大段文字,極盡繪聲繪色之能事,寫出他的颯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藝,筆墨之間沸騰著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緒。這位身手不凡的白馬少年“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大有顧盼間強虜灰飛煙滅的豪邁氣概。
詩人不僅以激情的筆調寫出了白馬少年的英雄行為,而且以精湛的語言揭示了人物的愛國精神。詩歌的最后幾句,道出了白馬少年的思想底蘊和壯烈情懷,音哀氣壯,聲沉調遠,大有易水悲歌的遺韻。
詩歌采用了倒敘、補敘的手法。詩歌以“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突兀而起,又以“借問誰家子”十二句來補敘“西北馳”的原因。
繼而又倒敘“名編壯士籍”、告別家人時的心情;最后策馬“赴國難”的一幕則與開首重合。如此章法,象電影中的“閃回”,使白馬英雄的形象漸次深化,憂國去家,捐軀濟難的主題則得到鮮明突出的表現。
關 山 月 陸游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關山月》就題意而生發,敘寫同一個月光之下,關山(邊境)內外三種不同人(將軍、士兵、遺民)的境遇和心態。
它以時間為觸發點,巧妙地通過一個守邊士兵的口吻,分別從其所聞、所見、所感三個層面展開。全詩十二句,四句一段一轉韻,相應地構成三大段。
前四句寫將軍:臨邊不戰,沉湎聲色,弛廢戰備。次四句寫士兵:虛度歲月,暴骨沙頭,壯志難酬。
后四句寫遺民:渴望恢復,連年落空,忍死等待。月亮是全篇的背景光源,三種人都是今夜月下的不眠之人,蒼白的月光照出他們各不相同的歡樂悲苦。
詩歌的重點是寫“壯士心”和“遺民淚”交織成的“月下之恨”,而“將軍樂”則從正面揭露了造成這一千古悲劇的歷史原因是“和戎”的國策。全詩以淡淡的月光涂抹了一層悲憤的時代色彩,無聲地吐訴著作者心頭對“和戎”國策的譴責和報國無門的憾恨。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詩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過零丁洋時。后來元軍統帥張弘范再逼他寫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將領張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詩以明志節。
詩歌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兩件大事:一是在他21歲時,明經入仕,因科舉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勤王抗元。第二聯寫國家山河破碎,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歷經艱辛危苦。
第三聯上句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詩歌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
三、急需反映愛國的詩詞 要7~8句話左右不要古詩
我們的中國
作者 鄭振鐸
我們的中國,
我們的中國!
是你在召喚我們么?
是的,我們來,
我們將放下一切而來!
我們的中國,
我們的中國,
是誰將你的光榮蔑辱?
我們的刀將為你而拔,
我們的生命將為你而舍棄。
我們的中國,
我們的中國!
那張憂郁的臉是你的么?
不,不,你應該自振,
我們將為你除去一切憂悶之源。
我們的中國,
我們的中國,
你為何成了這樣的瘠弱,貧困?
我們將為你而工作,工作,
直至你恢復你的強健與富饒。
我們的中國,
我們的中國,
是你在召喚我們么?
我們已預備了,
將為你而放下了一切!
四、愛國的詩句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愛國詩句_愛國詩句2 杜甫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陸游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洲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展開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愛國詩句_愛國詩句2 杜甫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陸游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洲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文天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吉鴻昌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顧炎武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1、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 2、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
五、關于愛國的詩句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關于愛國的古代詩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