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月當空照”全詩題目是什么
“明月當空照,黃犬臥花陰”,它是出自王安石軼事之一。詩原句: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
關于這句詩有兩種說法
1、
北宋著名詩人王安石喜歡改詩。他為同時代的詩人改詩,而且還為古人改詩。
有一次,王安石看見一首詩中的兩句詩:“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王安石看后不覺發笑,心想:“明月”怎么會叫?黃犬怎會臥在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筆改成“明月當空照,黃犬臥花陰”。后來,他游歷南方,發現南方有一種鳥叫“明月”,叫聲婉轉動聽;有一種昆蟲叫“黃犬”,常在花心飛來飛去。這下子他才明白,那兩句詩是對的,而他給人家改錯了。后來,王安石還專程拜訪了那位秀才,并當面表示了歉意。
2、大約是蘇東坡在朝廷當禮部尚書之時,在他被貶謫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書房烏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見烏齋臺桌上擺著一首只寫得兩句尚未寫完的詩——“明月枝頭叫,黃狗臥花心。”蘇東坡瞧了又瞧,好生質疑,覺得明月怎能在枝頭叫呢?黃狗又怎么會在花心上臥呢?以為不妥。于是提筆一改,將詩句改為“明月當空照,黃狗臥花蔭。”王安石回來后,對蘇軾改他的詩極為不滿,就將他貶到合浦。
蘇東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見一群小孩子圍在一堆花叢前猛喊:“黃狗羅羅,黑狗羅羅,快出來呀?羅羅羅,羅羅羅。 ”蘇東坡出于好奇心,走過去問小孩喊什么,小孩說,我們叫蟲子快點出來,好捉它。蘇東坡湊近花前一看,見有幾條黃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蟲在花蕊里蠕動。又問小孩說這是什么蟲?小孩說:黃狗蟲,黑狗蟲。蘇東坡離開花叢, 來到一棵榕樹下,正碰到樹上一陣清脆的鳥叫聲,問旁人,這是什么鳥叫?旁人答道:這叫明月鳥。此刻蘇東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錯改了王安石的詩。
二、皓月當空
皓 hào 【釋義】①明亮:皓月。
②潔白:皓首|明眸皓齒。 ?? 光明 ??,日出貌。
――《說文》。徐鍇曰:“初見其光白也。”
俗字作“皓”。從白,字亦作“??”。
??,光也。――《爾雅》 ????,光也。
――《廣雅》 曳彗星之??旰兮。――《楚辭·怨思》 又如:??天(光明的上天);??旰(明亮);??穹(光明的上天);??然(光明正大之氣) 皓(?、?保﹉ào ⒈白:~齒。
~發。~首(白發。
指老人)。 ⒉明亮:~月千里。
⒊通"昊"。 皓月:明亮的月亮。
當空:在空中。 皓月當空:明亮的月亮在空中照耀著大地。
三、中秋之夜,明月當空,長期漂泊海外的華人會有的詩句是什么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祝福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自我安慰
何事長向別時圓------------苦悶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豪邁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思念故鄉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豁達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年明月何處看-----憂郁
明月何皎皎 照我床前帷-------------郁悶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同情
夜深沉 明月高掛天正中 寂無聲 睡眼朦朧--憂郁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思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