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夢令》,詞牌名.又被稱作《憶仙姿》、《宴桃園》、《無夢令》,
單調 指就一段.雙調的詞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調或長調.雙調就是把一首詞分為前后兩闋[6].兩闋的字數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三疊就是三闋,四疊就是四闋.三疊、四疊的詞很少見,五仄韻,就是以仄聲為韻.疊韻"蘋蘋泛沈深,菰蒲冒清淺",上句雙聲(pp)疊韻(en),下句疊韻雙聲.后人如杜少陵"卑枝低結子,接葉暗巢鶯",杜荀鶴"胡盧杓酌春濃酒,舴艋舟流夜漲灘",溫庭筠"廢砌翳薜荔,枯湖無菰蒲","老媼寶藁草,愚夫輸逋租",皆出于疊韻.上去通押指壓的韻可以是平,也可是仄.疊句 如團扇,團扇,(疊句)"弦管,弦管".個別詞牌也用平仄,如辛棄疾《南鄉子》:"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2. 概括《宴桃園豪杰三結義 斬黃斤英雄首立功》
漢末十常侍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亂。
張角兄弟起事。百姓擁護,官軍望風而靡,
劉備不甚讀書,性寬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喪,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席為業,為漢室宗親。
桃園三結義,劉關張一敗黃巾于郡,二敗黃巾于青州。
曹操幼時,用計謀使父不聽叔父責已之言。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許劭說操為“治世之奸雄。”操除洛陽北部尉時,不辟豪貴,威名頗震,因黃巾起拜騎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張角打敗的董卓。卓見玄德為白身,不為禮,張飛欲斬之。
3. 誰知道宴桃園豪杰三結義的內容
桃園三結義(故事內容) 大約一千七百多年前,在幽州附近的一小鎮上,住著一位叫劉備的人。
劉備原來是漢朝皇帝的親戚,因為祖先曾經做錯事,皇帝不準他們這一家子做官,所以,劉備生活困苦,全靠和媽媽編結草席過日子。 有一天,劉備背著草席,在城里沿街叫賣。
他走過一個熱鬧的市場,看見市場旁邊 的墻上,貼著一張很大的紙,好多人圍在那兒看。劉備覺得很好奇,就擠進人堆里,想看看紙上到底寫些什麼。
原來那是幽川太守張貼的布告,布告上說:「有一群頭上綁著黃色頭巾的盜賊,就要攻進城了,希望勇敢的青年從軍殺賊。」 劉備看到布告,好想去從軍,為民除害。
可是家里的老母親要靠誰來照顧呢?他想到這兒,不禁嘆了一口氣:「唉!」 「喂!嘆什麼氣啊?黃巾賊都要殺進城啦!還不快去從軍,算什麼男子漢大丈夫啊!」 劉備回頭一看,原來是一位粗眉大眼,滿臉胡子的彪形大漢。 「哦!請問這位兄臺 -----」「我叫張飛,是個殺豬的,老兄!看你在那兒唉聲嘆氣的,想不想去當兵啊?」 「想啊!可是我……」 「想去就去,還可是什麼,走,我請你喝酒,咱們聊聊!」 劉備看張飛一派豪爽,不由得就跟著他進入附近的酒館。
「來來來,趕快給我弄幾樣好酒好菜!要是怠忽了你張爺爺 ,小心你這幾根骨頭!」 酒館掌柜認出他是有名的老粗張飛,趕緊送上店里最好的酒菜,小心服侍他。張飛酒一下肚,話匣子跟著打開,和劉備談得很投機,就像是老朋友一樣。
正當兩人談得起勁的時候,一個身材高大的紅臉壯漢,推著一輛車子,也走進店里來。劉備和張飛看他長得人高馬大,相貌不凡,就請他一起喝酒。
「兩位請我喝酒?好哇!我叫關羽,別號關云長。因為替人打抱不平,不小心殺死一個流氓,這幾年一直在外面流浪。
聽說城里在招募義軍,我是特地趕來從軍的。」 「真巧,我也正想去從軍啊!」 「好,既然兩位大哥都去從軍,我張飛就把地賣了,咱們一塊兒去殺黃巾賊!」 「太好了,來來,咱們好好喝幾杯,預祝殺敵成功!」關羽在無意中得到兩位同伴,非常的高興。
於是三人舉杯,一飲而盡。 二人喝完酒,又到張飛家繼續討論從軍報國的大事。
這時候,張飛突然望著劉備和關羽:「兩位大哥,我們三人不如結為兄弟 ,以后不論吃苦享樂,永遠在一起。」 「太好了!」劉備和關羽都同聲贊成。
「這樣好了,我家后院有個桃子園,現在桃花盛開,咱們就在桃園擺個香案,祭拜天地,結為兄弟如何?」 「嗯!好!一言為定!」 於是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就在張飛家的桃花園祭拜天地,正式結為兄弟。劉備的年紀最大,是大哥,關羽排第二,張飛最小,排行第三。
第二天,張飛又召集五百名同鄉青年,一起去從軍。 劉備兄弟率領同鄉青年從軍之后,很快就成為一支勇敢善戰的部隊。
凡是遇上他們 的黃巾賊,都被打得抱頭鼠竄;來不及逃走 的,都向劉備投降。劉備因此增加不少人 馬,不久之后,黃巾賊就被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