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語文詩詞:唐詩宋詞
詠鵝 憫農 靜夜思 唐 駱賓王 唐 李紳 唐 李白 鵝 鵝 鵝, 鋤禾日當午, 床前明月光, 曲項像天歌. 汗滴禾下土. 疑是地上霜. 白毛俘綠水, 誰知盤中餐, 舉頭望明月, 紅掌撥清波. 粒粒皆辛苦. 低頭思故鄉草 春曉 古朗月行 登鸛雀樓 唐 白居易 唐 孟浩然 唐 李白 唐 王之渙 離離原上草, 春眠不覺曉, 小識不識月, 白日依山近, 一歲一枯榮. 處處聞啼鳥. 呼作白玉盤. 黃河入海流. 野火燒不盡, 夜來風雨聲, 又疑瑤臺鏡, 欲窮千里目, 春風吹又生. 花落知多少. 飛在青云端. 更上一層樓. 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憫農(二) 蠶婦 夜宿山寺 江雪 梅花 唐 李紳 宋 張俞 唐 李白 唐 柳宗元 宋 王安石 春種一粒粟, 昨日入城市, 危樓高百尺, 千山鳥飛絕, 墻角數枝梅, 秋收萬顆子. 歸來淚滿巾. 手可摘星辰. 萬徑人蹤滅. 凌寒獨自開. 四海無閑田, 遍身羅綺者, 不敢高聲語, 孤舟蓑笠翁, 遙知不是雪, 農夫猶餓死. 不是養蠶人. 恐驚天上人. 獨釣寒江雪. 唯有暗香來. 語文第四冊: 小池 詠柳 村居 宋 楊萬里 唐 賀知章 清 高鼎 泉眼無聲惜細流, 碧玉妝成一樹高, 草長鶯飛二月天, 綠陰照水愛晴柔. 萬條垂下綠絲絳. 拂堤楊柳醉春煙. 小荷才露尖尖角, 不知綠葉誰裁出, 兒童散學歸來早, 早有蜻蜓立上頭. 二月春風似剪刀. 忙趁東風放紙鳶. 語文第五冊: 江畔獨步尋花 菊花 登飛來峰 鹿柴 江上漁者 唐 杜甫 唐 元稹 宋 王安石 唐 王維 宋 范仲淹 黃四娘家花滿蹊, 秋叢繞舍似陶家, 飛來山上千尋塔, 空山不見人, 江上往來人, 千朵萬朵壓枝低. 遍繞蘺邊日漸斜 聞說雞鳴見日升. 但聞人語響. 但愛鱸魚美. 留連戲蝶時時舞, 不是花中偏愛菊, 不畏浮云遮望眼, 返景入深林, 君看一葉舟, 自在嬌鷹恰恰啼. 此花開盡更無花. 自緣身在最高峰. 復照青苔上. 出沒風波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元日 唐 劉長卿 宋 王安石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柴門聞犬吠,風雨夜歸人.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四時田園雜興 小兒垂釣 三衢道中 獨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宋 范成大 唐 胡令能 宋 曾幾 唐 李白 唐 孟浩然 晝出耘田夜績麻, 蓬頭稚子學垂綸, 梅子黃時日日睛, 眾鳥高飛盡, 移舟泊煙渚, 村莊兒女各當家. 側坐莓苔草映身. 小溪泛盡卻山行. 孤云獨去閑. 日暮客愁新. 童孫未解供耕織, 路人借問遙招手, 綠陰不減來時路, 相看兩不厭, 野曠天低樹, 也傍桑陰學種瓜. 怕得魚驚不應人. 添得黃鸝四五聲. 只有敬亭山. 江清月近人. 舟夜書所見 送元二使安西 清 查慎行 唐 王維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絕句 早發白帝城 滁州西澗 望廬山瀑布 唐 杜甫 唐 李白 唐 韋應物 唐 李白 兩個黃鸝鳴翠柳, 朝辭白帝彩云間, 獨憐幽草澗邊生, 日照香爐生紫煙, 一行白鷺上青天. 千里江陵一日還. 上有黃鸝深樹鳴. 遙看瀑布掛前川. 窗含西嶺千秋雪, 兩岸猿聲啼不盡, 春潮帶雨晚來急, 飛流直下三千尺, 門泊東吳萬里船. 輕舟已過萬重山. 野渡無人舟自橫. 疑是銀河落九天. 山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杜牧 唐 王維 遠上寒山石徑斜, 獨在異鄉為異客, 白云生處有人家. 每逢佳節倍思親. 停車坐愛楓林晚, 遙知兄弟登高處, 霜葉紅于二月花. 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平樂 宋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語文第八冊: 惠崇春江晚景 江南春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蘇軾 唐 杜牧 宋 范成大 竹外桃花三兩枝, 千里鶯啼綠映紅, 梅子金黃杏子肥, 春江水暖鴨先知. 水村山郭酒旗風. 麥花雪白菜花稀. 蔞蒿滿地蘆芽短, 南朝四百八十寺, 日長籬落無人過, 正是河豚欲上時. 多少樓臺煙雨中. 唯有蜻蜓蛺蝶飛. 如夢令 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贈汪倫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回鄉偶書 唐 李白 唐 李白 唐 賀知章 李白乘舟將欲行, 故人西辭黃鶴樓, 少小離家老大回, 忽聞岸上踏歌聲. 煙花三月下揚州. 鄉音無改鬢毛催. 桃花潭水深千尺, 孤帆遠影碧空盡, 兒童相見不相識, 不及汪倫送我情! 唯見長江天際流. 笑問客從何處來. 望天門山 題西林壁 夜書所見 唐 李白 宋 蘇軾 宋 葉紹翁 天門中斷楚江開, 橫看成嶺側成峰, 蕭蕭梧葉送寒聲, 碧水東流至此回. 遠近高低各不同. 江上秋風動客情. 兩岸青山相對出, 不識廬山真面目, 知有兒童挑促織, 孤帆一片日邊來. 只緣身在此山中. 夜深籬落一燈明. 楓橋夜泊 別董大 暮江吟 終南忘余雪 唐 張繼 唐 高適 唐 白居易 唐 祖詠 月落烏啼霜滿天, 千里黃云白日曛, 一道殘陽鋪水中, 終南陰嶺秀, 江楓漁火對愁眠. 北風吹雁雪紛紛. 半江瑟瑟半江紅. 積雪浮云端. 姑蘇城外寒山寺, 莫愁前路無知己, 可憐九月初三夜, 林表明霽色, 夜半鐘聲到客船. 天下誰人不識君. 露似珍珠月似弓. 城中增暮寒. 憶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游園不值 飲湖上初晴雨后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
2. 唐詩宋詞作文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不知幾時,便傳來這么一說。
唐詩,想必對大家而言并不陌生,也許當你剛學會說話時,母親就教你念《唐詩三百首》;其次是宋詞,說起李清照,蘇軾等著名詞人也是耳熟能詳的。作為平時的愛好,我也蠻喜歡詞的,并不僅僅是宋詞,其他朝代的詞人所作之詞也毫不遜色,還別有一番風味呢!先說宋詞,都說其分為兩派,即豪放派和婉約派,前者以蘇軾為代表,后者應以李清照為代表。
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千騎卷平岡”“親射虎,看孫郎”顯現了太守躊躇滿志,豪情滿懷。“會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則表達了自己為國效命的堅強決心和愛國思想,并委婉地表達了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再說《水調歌頭》開篇便向青天發出一連串的疑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一結句表達了作者無限深情而又無可奈何的期盼與祝愿。
說說李清照,《醉花陰》通過對相思之情的描寫,表達了對丈夫的深厚感情;《蝶戀花》流露了她對失陷了的北方大地的無限眷戀;《聲聲慢》則表達了作者在孤獨生活中的深深哀愁。宋詞暫且一放,說說其他的。
李煜,五代時的著名詞人。其《相見歡》中“剪不斷,理還亂”比喻作者此時心亂如麻,的確是剪也剪不斷,想清理卻越理越亂,把作者心底的焦躁、不安、痛苦、悲傷全都涌了出來??“是離愁。”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此時此刻,在作者心頭的痛苦滋味是亡國之君的感受,表現了作者既無可奈何又無可解脫的不盡悲哀。
3. 關于唐詩宋詞的文章
這兩位作家有詩詞鑒賞方面的書籍,但是相關文章、論文沒發現,有個古典詩詞國學泰斗級人物,葉嘉瑩,她寫過相關文章,比如《論杜甫七律之演進及其承先啟后之成就——《秋興八首集說》代序》《說杜甫《贈李白》詩一首——談李杜之交誼與天才之寂寞》《從李義山《嫦娥》詩談起舊詩新演——李義山《燕臺四首》李義山《海上謠》與桂林山水及當日政局》
《從比較現代的觀點看幾首中國舊詩》等,而她的一本書《迦陵論詩叢稿》里邊全是對各朝各代一些詩詞的演講稿,或者論文。這本書可以在網上搜索到電子書,也可以在書店購買。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希望對你有幫助
4. 唐詩,宋詞的原文以及100字以上的賞析
金縷衣
作者: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韻譯】
我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我勸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時。
花開宜折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折,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
此題作者《全唐詩》為無名氏。這首詩含義比較單純,反復詠嘆強調愛惜時光,莫要錯過青春年華。從字面看,是對青春和愛情的大膽歌唱,是熱情奔放的坦誠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愛惜時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樂及時”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時光”看,便搖曳多姿,耐人尋味。
5. 求10篇唐詩宋詞的鑒賞文章
長恨歌 七言古詩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 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 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 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 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 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 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 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 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 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 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 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 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 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 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 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 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 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 云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 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 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 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 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 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 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 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子弟白發新, 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 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 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 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 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 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 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 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 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 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 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 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鬢半偏新睡覺, 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 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 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 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 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 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 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 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 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 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 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注解】: 1.漢皇:指唐明皇。
2.御宇:上帝治理天下。 3.“姊妹”句:姊妹指楊貴妃受寵后,其姊妹三人皆封夫人。
4.漁陽鼙鼓:指安祿山在漁陽起兵叛亂。 5.薄:臨近、靠近。
6.信:任憑。 7.碧落:道家稱天空為碧落。
8.青娥:年輕美貌的女子。 9.玉扃(jiong1):門閂。
10.迤(yi3)邐(li3)開:一路敞開。 11.闌干:縱橫。
12.“昭陽”兩句:意謂和玄宗的恩愛已成為過去,永遠斷絕了。在蓬萊宮中卻要長久度過寂寞的歲月。
13.鈿(dian4)合:鑲金花的合子。 14.“此恨”句:玄宗和楊貴妃生死離別的遺恨,永無絕期。
【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歌頌愛情的長篇敘事詩,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 情悲劇。
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回旋宛轉的動人故事,并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 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
從“漢皇重色思傾國”起第一部分,敘述安 史之亂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終于得到了楊氏。而楊氏由于得寵,(又鳥)犬升天。
并反復渲染玄宗之 縱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釀成了“漁陽鼙鼓動地來”的安史之亂。這是悲劇的基礎,也是“長恨 ”的內因。
形象地暗示唐玄宗迷色誤國,是這悲劇的根源。“六軍不發無奈何”起為第二部分,具體描述 了安史之亂起后,玄宗的倉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軍”駐馬要求除去禍國殃民的貴妃,“宛轉娥眉馬前 死”是愛情悲劇的形成。
這是故事的關鍵情節。楊氏歸陰后,造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傷和纏綿悱惻的相 思。
詩以酸惻動人的語調,描繪了玄宗這一“長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淚下。“臨邛道士鴻都客” 起為第三部分,寫玄宗借道士幫助于虛無縹渺的蓬萊仙山中尋到了楊氏的蹤影。
詩人采用浪漫主義手法, 忽而天上,忽而人間,在仙景中再現了楊氏“帶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脈脈,托物寄詞,重申前誓, 表示愿作“比翼鳥”、“連理枝”,進一步渲染、深化“長恨”的主題。結局又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 恨綿綿無絕期”深化了主題,加重了“長恨”的分量。
令人低回沉思。全詩寫情纏綿悱惻,書恨杳杳無窮 。
文字哀艷動人,聲調悠揚宛轉,千古名篇,常讀常新。“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 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正是詩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劇,抒發自己的痛苦。
6. 山東省高中語文課本《唐詩宋詞選讀》目錄
作為中學選修課,這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唐詩宋詞選讀》是普通高中的學科科目,是新課標的選修科目。課本內容為唐代詩、唐五代詞、宋代詞三個板塊。本教材有“風神初震”的初唐詩、“聲律風骨兼備”的盛唐詩等等共12個專題,選取65首詩詞,涉及45個作者。
目錄
1、“風神初震”的初唐詩
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陳子昂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杜審言
從軍行 楊 炯
滕王閣 王 勃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2、“聲律風骨兼備”的盛唐詩
望月懷遠 張九齡
送魏萬之京 李 頎
山居秋暝 王 維
與諸子登峴山 孟浩然
燕歌行 高 適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岑 參
3、“豪放飄逸”的李白詩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 白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李 白
送友人 李 白
將進酒 李 白
4、“沉郁頓挫”的杜甫詩
兵車行 杜 甫
旅夜書懷 杜 甫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杜 甫
客至 杜 甫
5、“創新求變”的中唐詩
寄李儋元錫 韋應物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柳宗元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 愈
西塞山懷古 劉禹錫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 白居易
天上謠 李 賀
6、詩國余暉中的晚唐詩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
安定城樓 李商隱
九日齊山登高 杜 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 牧
長安晚秋 趙 嘏
商山早行 溫庭筠
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詞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溫庭筠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韋 莊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 馮延巳
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李 璟
清平樂(別來春半) 李 煜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李 煜
8、“格高韻遠”的北宋詞(一)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 晏 殊
踏莎行(候館梅殘) 歐陽修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歐陽修
蘇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張 先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柳 永
9、“新天下耳目”的東坡詞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蘇 軾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蘇 軾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 蘇 軾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 蘇 軾
10、“格高韻遠”的北宋詞(二)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晏幾道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晏幾道
清平樂(春歸何處) 黃庭堅
踏莎行(霧失樓臺) 秦 觀
橫塘路(凌波不過橫塘路) 賀 鑄
蘇幕遮(燎沉香) 周邦彥
11、“極其工”、“極其變”的南宋詞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李清照
滿江紅(怒發沖冠) 岳 飛
卜算子(驛外斷橋邊) 陸 游
揚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鬲溪梅令(好花不與殢香人) 姜 夔
12、“龍騰虎擲”稼軒詞
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 辛棄疾
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棄疾
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 辛棄疾
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辛棄疾
===========================================
同學好,這是魯人版九年級必修一《唐詩宋詞》的內容,希望你喜歡。學習是一個積累與運用的過程,祝你學習進步!
7. 山東人民出版社 語文選修 《唐詩宋詞選讀》里所有篇目
《唐詩宋詞選讀》目錄 1、“風神初震”的初唐詩 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陳子昂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杜審言 ※從軍行 楊 炯 滕王閣 王 勃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2、“聲律風骨兼備”的盛唐詩 望月懷遠 張九齡 ※送魏萬之京 李 頎 山居秋暝 王 維 與諸子登峴山 孟浩然 燕歌行 高 適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岑 參 3、“豪放飄逸”的李白詩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 白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李 白 ※送友人 李 白 將進酒 李 白 4、“沉郁頓挫”的杜甫詩 兵車行 杜 甫 旅夜書懷 杜 甫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杜 甫 ※客至 杜 甫 5、“創新求變”的中唐詩 ※寄李儋元錫 韋應物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柳宗元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 愈 西塞山懷古 劉禹錫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 白居易 天上謠 李 賀6、詩國余暉中的晚唐詩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 ※安定城樓 李商隱 九日齊山登高 杜 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 牧 長安晚秋 趙 嘏 商山早行 溫庭筠 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詞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溫庭筠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韋 莊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 馮延巳 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李 璟 ※清平樂(別來春半) 李 煜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李 煜 8、“格高韻遠”的北宋詞(一)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 晏 殊 ※踏莎行(候館梅殘) 歐陽修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歐陽修 蘇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張 先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柳 永 9、“新天下耳目”的東坡詞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蘇 軾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蘇 軾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 蘇 軾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 蘇 軾 10、“格高韻遠”的北宋詞(二)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晏幾道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晏幾道 清平樂(春歸何處) 黃庭堅 踏莎行(霧失樓臺) 秦 觀 橫塘路(凌波不過橫塘路) 賀 鑄 ※蘇幕遮(燎沉香) 周邦彥11、“極其工”、“極其變”的南宋詞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李清照 滿江紅(怒發沖冠) 岳 飛 卜算子(驛外斷橋邊) 陸 游 揚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鬲溪梅令(好花不與殢香人) 姜 夔 12、“龍騰虎擲”稼軒詞 ※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 辛棄疾 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棄疾 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 辛棄疾 ※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辛棄疾樣稿: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詞 唐五代是詞萌芽、成熟而發展的重要階段。
溫庭筠以其大力創作和卓越成就,奠定了文人詞綺麗香艷、婉約柔媚的風格類型和美學風采。一般說來,溫庭筠詞意象綿密,富艷精工;韋莊詞疏朗秀美,明白曉暢;馮延巳詞善于以闊大境界、層進手法寫柔情,從而營造出一種浩浩莽莽的意境。
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詞風來表現深廣的憂患意識,為詞體注入個人和家國之感,拓展了唐五代文人詞的藝術境界,開掘了唐五代文人詞的抒情深度;樸素的語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們“天然地,別是風流標格”(蘇軾《荷花媚》)的藝術風格。唐五代詞的美學理想、藝術精神、表現特征,啟迪影響了宋詞。
菩薩蠻① 溫庭筠 小山②重疊金明滅③,鬢云④欲度⑤香腮雪⑥。懶起畫蛾眉⑦,弄妝⑧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⑨交相映。新帖繡羅襦⑥,雙雙金鷓鴣。
[注釋] ①選自《全唐五代詞》(上海古籍出版杜1986年版)。 ②[小山]指繪有山形圖畫的屏風。
一說形容女子隆起的發髻,或指女子彎彎的眉毛。 ③[金明滅]形容陽光照在屏風上金光閃閃的樣子。
一說描寫女子頭上插戴的飾金小梳子重疊閃爍的情形,或指女子額上涂成梅花圖案的額黃有所脫落而或明或暗。 ④[鬢云]形容鬢發蓬松如云。
⑤[欲度]將掩未掩的樣子。度,過、掩,形容鬢角延伸向臉頰,逐漸輕談,像云影輕度。
⑥[香腮雪]即香雪腮、雪白的香腮,因與“滅”字押韻而變換詞序。 ⑦[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細長彎曲像蠶蛾的觸須,故稱蛾眉。
一說指元和以后較濃闊的時新眉式“蛾翅眉”。語出《詩經·衛風·碩人》:“螓首蛾眉。”
⑧[弄妝]修飾儀容。 ⑨[花面]指頭上的花和美人的面。
唐代婦女頭上戴真牡丹、芍藥,或用羅帛作生色花。 ⑩[帖]同“貼”,貼繡。
一種古代的制衣工藝,稱貼絹或堆綾,即將彩色綾絹照圖案剪裁后縫制在衣料上。一說指熨衣。
(11)[羅襦(rú)]絲綢短襖。襦,短襖。
菩薩蠻① 韋 莊 人人盡說江南②好,游人只合②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④人似月,皓腕凝霜雪⑤。未老莫還鄉,還鄉須⑥斷腸。
[注釋] ①選自《全唐五代詞》。韋莊(約836—910),字端己,長安杜陵(今陜西西安東南)人,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五代前蜀詩人、詞人。
與溫庭藥齊名,并稱“溫韋”。有《浣花集》。
“壚”原本作“爐”,“霜”原本作“雙”,據他本改。 ②[江南]唐代設江南東道、江南西道。
這里泛指吳、越、湘、楚等江南地區。韋莊當年避亂,曾浪游南各地。
③[只合]只應該。 ④[壚邊]指酒家。
壚,酒店里砌成的四周隆起、中間凹陷以置放酒甕的土臺子。《史記·司馬相加列傳》記載,司馬相加妻卓文君長得很美,曾當壚賣酒:“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壚。”
⑤[皓腕凝霜雪]形容雙臂潔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