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搜集有關唐詩宋詞中提到的物理現象
一、與光有關的詩句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平面鏡成像)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光的直線傳播)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光的直線傳播)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光的反射、光的色散、光的折射)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光的反射)
二、與聲有關的詩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聲的發生和傳播、音調和頻率的關系)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聲的發生和傳播)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聲的傳播、音色)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聲的發生和傳播)
三、與能量有關的詩句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化學能轉化為內能、物態變化)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機械能轉化為彈性勢能、又轉化為動能)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勢能增加)
2. 唐詩宋詞與科學之間的關系
1、氣候學,山雨欲來風滿樓
2、地理學,這個比較普遍常見,隨手就有。
3、生物學,各種鳥獸。"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對野雞,蠶的生態就描述的很到位。
4、物理學,這個是有的,可是我沒想起來。
5、心理學,這個貢獻比較多,可以通過一些描述探討封建社會的一些讀書人心理
總之比較多,我也沒這水平總結,希望能給幫上點小忙。
6、天文學,對星,月,風,云,也有一些見解。
7、歷史學,這個是很直觀的
不過唐詩宋詞猶如今天的流行歌,真正涉及的科學的也是些當時的共識,主要在記事抒情。
3. 唐宋詩詞中的文化現象有哪些
宋詩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重要階段,具有不同唐詩的獨特風貌,形成可與唐詩抗衡的獨立壁壘,對后代詩史發生了廣泛的影響。有宋三百一十九年,產生了眾多詩人和大量詩篇。如果將流傳至今的宋詩全部收集起來,在數量上要遠遠超過《全唐詩》其中名篇佳構多不勝數,流派之多,亦為前代所少有。
對于宋詩這樣一宗包羅宏富的文化遺產,究竟如何評價,自南宋時起,即產生了毀譽皆然不同的議論。明清以來,詩壇上便形成尊宋貶宋兩派之爭。前人對唐宋詩的比較:
唐詩以韻勝,故渾雅,而貴蘊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折透辟
唐詩之美在情辭,故豐腴/宋詩之美在風骨,故瘦勁。
唐詩如芍藥海棠,秾華繁彩/宋詩如寒梅秋菊,幽韻冷香
唐詩如啖荔枝,一顆入口則甘芳盈頰/宋詩如食橄欖初覺生澀,而回味雋永
唐詩善攄情,以韻味勝/宋詩工言理,以意趣勝。唐詩較渾厚,宋詩工委曲。唐人豪邁者,宋人欲變之以幽峭。
-------------------------------------------------------------------------------------
宋詩的四個時期,八個階段。
(一)北宋前期,即從開國到英宗末。
第一階段是太祖,太宗,真宗三朝,詩壇主要承襲唐風,以王禹偁為代表的一派學白居易,以九僧為代表的一派學賈島,西昆則學李商隱。
第二階段為仁宗,英宗兩朝,主要以蘇,梅,歐為代表,他們反對西昆,致力于詩風改革。
(二)北宋后期,神宗初到北宋末。
第一階段是神宗,哲宗時期,以王安石,蘇軾為代表形成了“荊公體”東坡體“詩歌創造出現高潮。
第二階段是哲宗,徽宗,欽宗時期,出現”山谷體“和江西詩派,成為宋代影響最大的詩派。
(三)南宋前期,即從南宋初到寧宗開禧末。
第一階段是高宗朝,詩壇風氣是宗法江西而又想補救江西流弊,重要詩人有呂本中,陳與義,曾鞏等。
第二階段是孝宗光宗時期,以尤,楊,范,陸四大家為代表,出現了詩歌創作的繁榮局面。
(四)南宋后期,即從寧宗嘉定初到南宋么
第一階段為寧宗,理宗時期,詩壇風氣是以仿效晚唐的賈島,姚合,來矯江西詩派之弊代表者是”江西四靈“和繼之而起的江湖詩派,劉克莊是其中聲望較高者。
第二階段是從度宗宋亡前后,代表作家為文天祥,謝翱,林景熙,鄭思肖,汪元量等,他們從四靈江湖詩人的寫個人瑣細感受,變而為寫斗爭經歷和麥秀黍離之思,為宋末詩壇增添了光彩。
---------------------------------------------------------------------------------------------------
詞
詞興起于晚唐,發展于五代,繁榮于北宋,派生于南宋。
自唐五代到北宋有一個歷史現象:詞的風格很相像,個人的作品相像到可以互”亂楮葉“(語出《韓非子喻老》比喻模仿逼真),一個人的詞掉在別人的集子里,簡直不能分辨出來。他們可以統統歸到花間派里。
改變從蘇軾開始,但遠沒有達到改變詞壇風氣的狀況。只能說寫了【少許】與別的詞人不同的作品。可以說,在北宋詞的寶庫中,蘇東坡貢獻了一些與眾不同的作品,至于”一洗綺羅香澤之態“則是信口開河了,東坡樂府三百四十多首中,專寫女性美的不下五十多首,而集中最多的是宋送別朋友。應酬官場的近百首小令幾乎每一首都要稱贊女舞伎,所以在東坡全部詞作中不洗”綺羅香澤“的超過一半以上。蘇軾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增加了前人只用以寫詩的文人情感那是對的。
題外話:豪放”婉約“在北宋詞壇的當時并沒有這些標簽
4. 古詩詞中的科學
1、“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說明草原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比較高。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說明溫度對植物生理的影響。 3、“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說明黃梅季節的氣候特征,及蛙的繁殖季節。 4、“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春燕啄春泥”體現了鳥類在繁殖過程中占區、筑巢等行為。
5、“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體現了植物的繁殖能力。 6、“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體現了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7、“一泊浪來一泊去,一重浪來一重生。相攪相淘無歇日,會教山海一時平”體現了侵蝕作用。
8、“一場秋雨一場寒”說明暖鋒、冷鋒過程的天氣變化。
5. 急
愁:南唐后主詩人李煜,他在<<;清平樂>>;中因思念離家在外的親人觸景生情寫到,"別來春半,觸目斷腸.砌下落梅如亂雪,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砌下落梅"即寫了時當春半,使人斷腸的景致,也寫了久立花下,離愁滿懷的情緒.特別是”亂”和”還”兩個字使人聯想到離愁縈懷,糾纏不去,排遣不開的情境.
北宋詞人賀鑄在>中寫他與一個女子離別后的苦悶,”試問閑愁都幾件?一川煙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閑愁是因為平常的一些事引起的衰愁.
詞人連用了三個比喻來回答道:我那一腔閑愁啊,就像遍地的霧和青草,又像滿城飛舞的柳絮,更像江南黃梅季節連綿不斷的細雨.他就把閑愁這種抽象的情感寫得可觸可感了.特別是”梅子時雨”來形容愁,更讓人感到它似有可無,卻又滲透一切.能把人粘住而無法擺脫.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唐詩宋詞中的科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