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地區的詩詞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題天柱峰》
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瓊臺,圣祖琳宮鎮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金翠佳蓮蕊斗開.
時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巢來.
《江上望皖公山》
李白
奇峰出奇云.
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
口絕稱人意.
獨游滄江上.
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
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
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
投跡歸此地.
《詠江郎山》
辛棄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
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無依傍,
撐持天地與人看.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中岳嵩山:
【嵩岳童謠】
嵩山凡幾層,不畏登不得,只畏不得登.三度征兵馬,傍道打騰騰.
【慶云見】李紳
禮成中岳陳金冊,祥報卿云冠玉峰.
輕未透林疑待鳳,細非行雨詎從龍.
卷風變彩霏微薄,照日籠光映隱重.
還入九霄成沆瀣,夕嵐生處鶴歸松.
【望嵩山】吳融
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樓百尺獨登看.
高凌鳥外青冥窄,翠落人間白晝寒.
不覺衡陽遮雁過,如何鐘阜斗龍盤.
始知萬歲聲長在,只待東巡動玉鸞.
2. 形容一個地方地理位置優越的詩詞有哪些
一、《望天門山》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翻譯
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楚江把它沖開,碧水向東浩然奔流到這里折回。
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
二、《蜀道難》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2、翻譯
離天不滿一尺的險峻高峰,枯松倒掛的懸崖峭壁,飛流瀑布撞擊著巨石在山谷中滾動,發出雷鳴般的轟響。這樣危險的地方,你這位遠道之人為什么還非要來這里不可呀?
更不消說那崢嶸而崔嵬的劍閣了,在這里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及鑒賞:
1、《望天門山》
《望天門山》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歲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東經當涂(今屬安徽)途中初次經過天門山所作。
詩描寫了詩人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望天門山的情景: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蕩奔流的氣勢;后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顯示了一種動態美。
全詩通過對天門山景象的描述,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作者初出巴蜀時樂觀豪邁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精神風貌。
作品意境開闊,氣象雄偉,動靜虛實,相映成趣,并能化靜為動,化動為靜,表現出一種新鮮的意趣。
2、《蜀道難》
有學者認為這首詩可能是天寶元年至三年(742至744年)李白在長安時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寫的,目的是規勸王炎不要羈留蜀地,早日回歸長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測之手;也有學者認為此詩是開元年間李白初入長安無成而歸時,送友人寄意之作。
此詩襲用樂府舊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藝術地再現了蜀道崢嶸、突兀、強悍、崎嶇等奇麗驚險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借以歌詠蜀地山川的壯秀,顯示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自然的感情。
3. 古詩詞以《仙境》贊美的地方
1、自然碧洞窺仙境唐李嶠 《石淙》2、仙境若在夢唐李頎 《寄焦煉師》3、有時近仙境唐劉昚虛 《海上詩送薛文學歸海東》4、峰攢仙境丹霞上唐戴叔倫 《過故人陳羽山居》5、悠揚要在神仙境宋史浩 《漁夫舞》6、人在蕊珠仙境宋侯置 《蘇武慢·暗雨收梅》7、湄洲自昔仙境宋趙師俠 《訴衷情·神功圣德妙難量》8、藍田路入仙境宋哀長吉 《齊天樂·青鸞海上傳芳信》9、西山元是神仙境宋王義山 《樂語》10、人在藍橋仙境宋無名氏 《百字謠/念奴嬌》11、真仙境宋無名氏 《滿江紅·五五芳辰》12、獨住神仙境唐朱慶馀 《贈道者》13、仙境那能卻再來唐曹唐 《仙子送劉阮出洞》14、仙境是誰知處所唐羅隱 《淮南高駢所造迎仙樓》15、仙境閑尋采藥翁唐杜荀鶴 《題廬岳劉處士草堂》16、獨尋仙境上高原唐韋莊 《登漢高廟閑眺》17、淹留仙境晚唐齊己 《赴鄭谷郎中招游龍興觀讀題詩板謁七真儀像因》18、蓬萊路闡神仙境元王哲 《絳都春·天然省悟》19、逍遙太虛仙境元長筌子 《絳都春·侵尋妙景》20、仙境照盈虛靜元馮尊師 《蘇武慢·創建靈壇》21、行滿便登仙境元王惟一 《西江月·學道須當猛烈》22、危途通仙境宋陳與義 《游東巖》23、固知仙境多靈跡明李穎 《登大半山》24、須知極樂神仙境清袁枚 《箴作詩者》25、陰陰云霧埋仙境宋白丙 《龍多山次馮使君韻》26、匡廬第一金仙境宋周必大 《吊大林寺》27、玉京仙境發山謠宋曹彥約 《毛希元提干有廬山癖既卜筑居這又作龍樓與玉》28、宛似飛仙境宋程公許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絕省人事觸緒有感吒之諷吟》29、謫官卻得神仙境宋范仲淹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竹枝詞 劉禹錫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離思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長相思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望海潮 【宋】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山獻(音yǎn)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山居秋暝朝代:唐代作者: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