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詞合集叫什么
《全宋詞》
宋詞總集。 宋人詞集的編纂,宋代本朝就開始了。 在北宋,詞雖然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立的文體,但似乎還沒有被普遍承認為“正統”文學,所以北宋人的詞一般不收入文集。 宋人詞集叢刻﹐宋代有長沙書坊的《百家詞》(今佚)、閩刻《琴趣外編》(今存五種)、《六十家詞》(今佚)等。 明末毛晉汲古閣刊《宋名家詞》六集六十一家,為宋以后大規模刊刻詞集之始,其書流傳最廣。 其后﹐清代侯文燦刻有《十名家詞集》﹐秦恩復刻有《詞學叢書》。 晚清刊刻詞集之風更盛﹐規模也更大。王鵬運刻有《四印齋所刻詞》及《宋元三十一家詞》﹐江標刻有《宋元名家詞》﹐吳重熹刻有《山左人詞》﹐吳昌綬刻有《雙照樓景刊宋元本詞》﹐朱祖謀刻有《強村叢書》﹐陶湘刻有《續刊景宋金元明本詞》。1931年﹐趙萬里又補諸家叢刻之遺﹐編成《校輯宋金元人詞》73卷﹐搜采校訂﹐水平超過前人。嗣后周泳先有《唐宋金元詞鉤沉》﹐較之趙輯﹐又多出不少新的資料。但諸家所刻﹐於孤篇斷句概置不錄﹐不足以探求一代詞作的全貌。 唐圭璋在綜合諸家輯刻的基礎上﹐廣泛搜采﹐凡宋人文集中所附﹑宋人詞選中所選﹑宋人筆記中所載詞作﹐俱一并采錄﹐更旁求類書﹑方志﹑金石﹑題跋﹑花木譜等諸書中所載之詞﹐統匯于一處﹐編為《全宋詞》。1940年由商務印書館在長沙出版線裝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編者對此書進行重編﹐并經王仲聞訂補加工﹐1965年由中華書局重印出版。新版《全宋詞》在材料和體例方面較舊版均有很大提高﹕以善本代替從前的底本﹐增補詞人 240余家﹐詞作1400余首;刪去可以考得的唐五代、金元明詞人詞作;重新考訂詞人行實和改寫小傳;在體例上調整舊版以“帝王”﹑“宗室”等分類的編排方式﹐改為按詞人年代先后排列。全書共計輯兩宋詞人1330余家﹐詞作約 20000首,引用書目達530馀種。近年來﹐編者又續作修訂補正﹐寫成《訂補續記》﹐附于1979年重印本卷末。 此書收錄齊備﹐考訂也比較精審﹐改正了不少前人的承謬踵誤之處﹐為研究宋詞的重要參考書。 此書新版問世后﹐今人孔凡禮又從明抄本《詩淵》及其他書中輯錄遺佚﹐編為《全宋詞補輯》﹐收錄作家140余人(其中41人﹐已見《全宋詞》)﹐詞作430馀首﹐1981年由中華書局出版。
2. 我國最大的詩詞總集是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它產生的年代,大約在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紀)至春秋中期(公元前六世紀)五百余年間。經春秋后期孔子審訂、整理作為傳授弟子的教本。
被后世儒家尊為經典之一。 《詩經》原為樂歌,可配樂歌唱。
按照不同樂曲分為風、雅、頌。 “風”即國風,為周朝各諸侯國和地方的樂曲,大部分是民歌。
“雅”者,正也。周人認為的“正聲”,就是周王朝直接管轄區的雅樂。
雅分大、小雅。二雅小部分為民歌,大部分為貴族士大夫的作品。
“頌”為廟堂頌歌,是貴族祭神祭祖、歌功頌德的樂曲。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