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望洞庭
唐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李白
洞庭湖西秋月輝。
瀟湘江北早鴻飛。
醉客滿船歌白苧。
不知霜露入秋衣。
岳陽樓
李商隱
欲為平生一散愁, 洞庭湖上岳陽樓。
可憐萬里堪乘興, 枉是蛟龍解覆舟
作者: 白居易
江從西南來,浩浩無旦夕。
長波逐若瀉,連山鑿如劈。
千年不壅潰,萬里無墊溺。
不爾民為魚,大哉禹之績!
導岷既艱遠,距海無咫尺。
胡為不訖功?湖水斯委積。
洞庭與青草,大小兩相敵。
混合萬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歲秋夏時,浩大吞七澤。
水族窟穴多,農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嘆,禹豈不愛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觀遺跡。
疑自苗人頑,恃險不終役。
帝亦無奈何,留患與今昔。
水流天地內,如身有血脈。
滯則為疽疣,治之在針石。
安得禹復生?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劍,重來親指畫。
疏河似剪紙,決壅如裂帛。
滲作膏腴田,蹋平魚鱉宅。
龍宮變閭里,水府生禾麥。
坐添百萬戶,書我司徒籍。
游韋七洞庭別業
作者: 孟郊
洞庭如瀟湘,疊翠蕩浮碧。
松桂無赤日,風物饒清澈。
逍遙展幽韻,參差逗良覿。
道勝不知疲,冥搜自無教。
曠然青霞抱,永矣白云適。
崆峒非凡鄉,蓬瀛在仙籍。
無言從遠尚,還思君子識。
波濤漱古岸,鏗鏘辨奇石。
靈響非外求,殊音自中積。
人皆走煩蟲,君能致虛寂。
何以祛擾擾,叩調清淅淅。
既懼豪華損,誓從詩書益。
一舉獨往姿,再搖飛遁跡。
山深有變異,意愜無驚惕。
采翠奪日月,照耀迷晝夕。
松齋何用掃,蘿院自然滌。
業峻謝煩蕪,文高追古昔。
暫遙朱門戀,終立青史績。
物表易淹留,人間重離析。
難隨洞庭酌,且醉橫塘席。
錢起 《湘靈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
憑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洞庭湖上洞庭波,
洞庭波里洞庭歌,
洞庭歌者望洞庭,
不見庭水見蹉跎。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岳陽樓晚望》 唐 崔玨
乾坤千里水云間,釣艇如萍去復還。
樓上北風斜卷席,湖中西日倒銜山。
懷沙有恨騷人往,鼓瑟無聲帝子閑。
何事黃昏尚凝睇,數行煙樹接荊蠻。
《道經巴陵登岳陽樓用孟襄陽韻》楊維楨,元末
送客洞庭西,龍堆兩青青。
陳殿出空明,吳城連蒼莽。
春隨湖色深,風將潮聲長。
楊柳讀書堂,芙蓉采菱槳。
懷人故未休,望望欲成往。
《登岳陽樓》 李東陽,明
突兀高樓正倚城,洞庭春水坐來生。
三江到海風濤壯,萬水浮空島嶼輕。
吳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廟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龍窟,臥聽君山笛里聲。
《巴陵》 唐寅
巴陵城西湖上樓,樓前波影涵清秋。
數點征帆天際落,不知誰是五湖舟。
《岳陽樓》錢大昕 清
杰閣出城墉,驚濤日夜舂。
地吞八百里,云浸兩三峰。
已極登臨目,真開浩蕩胸。
不因承簡命,那便壯游逢。
《過洞庭湖》許棠 唐
驚波常不定,半日鬢堪斑。
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
鳥高恒畏墜,帆遠卻如閑。
漁父閑相引,時歌浩渺間。
《臨江仙》滕子京
湖水連天天連水,秋來分外澄清。
君山自是小蓬瀛。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帝子有靈能鼓瑟,凄然依舊傷情。
微聞蘭芷動芳聲。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賣花聲.題岳陽樓》張舜民 宋
木葉下君山,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斂芳顏。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
醉袖撫危闌,天淡云閑。
何人此路得生還?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岑參高適王昌齡的有關岳陽樓或洞庭湖的詩各一首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