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的屈辱史,要簡略點的
1838年12月,林則徐奉命赴廣州查禁鴉片,迫繳鴉片237多萬斤,1839年6月3日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英國資產階級以保護鴉片為名,于1840年對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與英簽訂了可恥的城下之盟---《南京條約》,它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割讓香港,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1843年英、清又簽訂了《虎門條約》。從此,中國論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44年美、法兩國強迫清政府先后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
1854年和1856年英借口“亞羅號事件”,法借口“馬神甫”事件在1856年發動侵華戰爭,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清又與英、法、俄簽訂《天津條約》。
1860年英、法再次侵華,咸豐逃,英、法搶劫了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縱火焚燒。中國人民100多年用心血建筑的園林化為廢墟。
1860年10月,清又和英、法簽訂了《北京條約》,沙俄迫清簽訂了《璦琿條約》,侵占了10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最大的獲利國。
1894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1895年清、日簽訂《馬關條約》。從此,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1898年,中、德簽訂了《中德膠澳租界條約》,1901年,八國聯軍、比利時、西班牙、荷蘭又與清簽訂了屈辱的《辛丑條約》。
從鴉片戰爭起,中、帝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協定共一千多條。
從此,我國的錦繡山河分割得支離破碎,漫長的海岸線沒有一處是自己的港口,帝國主義強盜在中國的土地上為所欲為。這是舊中國的遺產---一部屈辱的歷史。
自己刪一刪
2.中國的屈辱史,要簡略點的
1838年12月,林則徐奉命赴廣州查禁鴉片,迫繳鴉片237多萬斤,1839年6月3日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英國資產階級以保護鴉片為名,于1840年對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與英簽訂了可恥的城下之盟---《南京條約》,它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割讓香港,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1843年英、清又簽訂了《虎門條約》。從此,中國論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44年美、法兩國強迫清政府先后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
1854年和1856年英借口“亞羅號事件”,法借口“馬神甫”事件在1856年發動侵華戰爭,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清又與英、法、俄簽訂《天津條約》。
1860年英、法再次侵華,咸豐逃,英、法搶劫了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縱火焚燒。中國人民100多年用心血建筑的園林化為廢墟。
1860年10月,清又和英、法簽訂了《北京條約》,沙俄迫清簽訂了《璦琿條約》,侵占了10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最大的獲利國。
1894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1895年清、日簽訂《馬關條約》。從此,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1898年,中、德簽訂了《中德膠澳租界條約》,1901年,八國聯軍、比利時、西班牙、荷蘭又與清簽訂了屈辱的《辛丑條約》。
從鴉片戰爭起,中、帝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協定共一千多條。
從此,我國的錦繡山河分割得支離破碎,漫長的海岸線沒有一處是自己的港口,帝國主義強盜在中國的土地上為所欲為。這是舊中國的遺產---一部屈辱的歷史。
自己刪一刪
3.舊中國的屈辱歷史(簡單概括)
舊中國的屈辱歷史 《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它是英國第一次侵華戰爭――鴉片戰爭的結果。
1840年6月,英國侵略者為保護鴉片貿易,依仗其船堅炮利,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與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于南京江面上的英國“汗華麗”戰艦上簽署了和約。
南京當時稱江寧,該條約又被稱為《江寧條約》,今稱為《南京條約》。 1856年,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加強了對中國的侵略。
1858年5月,俄國逼迫清政府簽訂《璦琿條約》。同年6月,又逼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天津條約》。
1860年(咸豐十年)10月,英法聯軍攻占北京,將舉世聞名的圓明園洗劫一空,并揚言要炮轟北京城、搗毀清皇宮。11月8日,咸豐帝下諭準許奕?簽字。
14日,奕?被迫與伊格那季耶夫簽訂《中俄北京條約》。 1853年在上海的一場小刀會起義令英國人取得了控制中國海關的絕佳機會;第一次鴉片戰爭后14年,英法為擴大在華權益再度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這場持續4年的戰爭帶來了一系列新的約。
中英、中法、中美、中俄《天津條約》、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 1876年因馬嘉理案簽訂《煙臺條約》。1883年,法國為侵略越南而挑起戰爭。
在這場被稱為中法戰爭的戰爭中,清軍于馬尾海戰大敗后在陸地戰場上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此時清政府卻主張趁勝求和。1885年李鴻章和法國公使巴德諾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法新約》。
1894年,日本發動了日本稱為日清戰爭的甲午中日戰爭。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戰爭迅速失敗。
1895年李鴻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春帆樓簽訂了《馬關條約》。 “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迅速在中國北方興起,列強以保護僑民為名,英法美俄德日意奧八國聯合起來,組成聯軍進入中國,同時俄國更乘機占領中國東北。
1901年,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同11國簽訂了《辛丑條約》。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攻擊東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對中國東北的戰爭。這次事件爆發后的幾年時間內,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占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
1935年,日本發動華北事變,到1936年,日軍已從東、西、北三面包圍了北平(今北京市)。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
日本軍隊為了占領中國,發動了全面對華戰爭。從1937年6月起,駐豐臺的日軍連續舉行軍事演習。
1937年7月7日夜10時,日軍在距北平(今北京)十余公里的盧溝橋(西方稱作馬可波羅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日軍稱有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橋邊的宛平縣城搜查,遭到拒絕后,就向宛平縣城和盧溝橋開槍開炮。
7月8日早晨,日軍包圍了宛平縣城,并向盧溝橋中國駐軍發起進攻。中國駐軍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官兵進行了英勇頑強的還擊。
南京大屠殺 1937年七七事變后,中日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展開淞滬會戰。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滬會戰結束。
12月1日,日本參謀本部正式下達占領南京的命令。日軍軍官稱:“糧草不足就現地解決,彈藥不足就打白刃戰。”
日本軍人變成了到處偷襲搶奪谷物、家畜來充饑的匪徒。在西進途中,日軍搶劫、殺害平民、強暴婦女的暴行已經開始。
12月4日,日軍逼近南京外圍。8日,日軍占領南京外圍陣地,已從北、東、南三面包圍南京,10日,日軍發動全線進攻,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占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
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中國軍民被槍殺和活埋者達30多萬人。抗戰勝利后,指揮南京大屠殺的劊子手松井石根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處以絞刑,谷壽夫被引渡給中國政府處死。
勿忘歷史!牢記屈辱!抵御外強唯一出路是富民強國。
4.中國屈辱史(短點的)
9.18被大多網友認為是國恥日!
西周幽王無道,致使王宮被洗。
漢高祖三十萬大軍被困白登七日,靠賄賂冒頓的閼氏才得以殘喘脫逃。
西晉懷帝被匈奴俘虜,愍帝出降,西晉王朝終結。第一個被外族滅掉的王朝。
石敬瑭甘當“兒皇帝”
宋朝多次被金、元所敗
明朝,倭寇征服中國東南。除大陸部分被收復,其他島嶼被日本納入版圖到今日。
明被后金所滅,“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近現代的種種恥辱事件,羞于啟齒……!
當代中國人的素質令外國人鄙夷,以至國外華人羞于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圓明園事件、南京大屠殺
5.簡短的中國屈辱歷史
1840年遭受英國侵略,戰敗,簽訂割地賠款的賣國條約《南京條約》;隨后發生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天津條約,被沙俄占據14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允許列強在中國設立租界;接著是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簽訂煙臺條約、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給日本,允許越南、朝鮮‘獨立’,允許外國在中國投資設廠,開啟了列強資本輸入的新階段;1900年又發生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列強占領北京,逼迫清政府鎮壓義和團懲治反帝官員,破是清政府賠款4·5億兩白銀。
1931年日本發動9·18事變隨后侵占東北成立滿洲國;1937年7·7事變,鬼子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直到1945年戰敗投降,中國東部最發達地區都被鬼子占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