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學經典中殉情的例子
梁山伯祝英臺
這一美麗、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多少年以來就流傳在河南省汝南縣梁祝(馬鄉)鎮。相傳,在中國西晉時期,青年學子梁山伯辭家攻讀,途遇女扮男裝的學子祝英臺,兩人一見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橋結拜為兄弟,后同到紅羅山書院就讀。在書院兩人朝夕相處,感情日深。三年后,英臺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別。山伯經師母指點,帶上英臺留下的蝴蝶玉扇墜到祝家求婚遭拒絕,回家后悲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臺聞山伯為己而死,悲痛欲絕。不久,馬家前來迎娶,英臺被迫含憤上轎。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英臺執意下轎,哭拜亡靈,因過度悲痛而死亡,后被葬在山伯墓東側;又傳:祭拜時,驚雷裂墓,英臺入墳。梁祝化蝶雙舞。
還有 羅密歐 朱麗葉
2.伽西莫多殉情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十五世紀的巴黎。
面目丑陋聾人伽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孚羅洛收養,做撞鐘人。流浪藝人愛斯梅拉達是一位美麗純潔的少女。
外貌正經的克羅德神父遇見她后動了邪念,指使伽西莫多強行擄走愛斯梅拉達,途中被國王衛隊長弗比斯救出,愛斯梅拉達因而愛上了這個輕薄而負心的軍官。懷恨在心的孚羅洛趁這對男女幽會之機,刺傷了弗比斯,并嫁禍于愛斯梅拉達,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時,伽西莫多將愛斯梅拉達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眾為救愛斯梅拉達而沖入教堂,誤與伽西莫多大戰,愛斯梅拉達被由孚羅洛帶領的軍隊沖入圣母院所殺,最后伽西莫多看清了副主教的人面獸心,憤怒地將孚羅洛從教堂頂樓推下,自己就撫著愛斯梅拉達的尸體殉情了。
《巴黎圣母院》。
3.伽西莫多殉情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十五世紀的巴黎。
面目丑陋聾人伽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孚羅洛收養,做撞鐘人。流浪藝人愛斯梅拉達是一位美麗純潔的少女。
外貌正經的克羅德神父遇見她后動了邪念,指使伽西莫多強行擄走愛斯梅拉達,途中被國王衛隊長弗比斯救出,愛斯梅拉達因而愛上了這個輕薄而負心的軍官。懷恨在心的孚羅洛趁這對男女幽會之機,刺傷了弗比斯,并嫁禍于愛斯梅拉達,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時,伽西莫多將愛斯梅拉達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眾為救愛斯梅拉達而沖入教堂,誤與伽西莫多大戰,愛斯梅拉達被由孚羅洛帶領的軍隊沖入圣母院所殺,最后伽西莫多看清了副主教的人面獸心,憤怒地將孚羅洛從教堂頂樓推下,自己就撫著愛斯梅拉達的尸體殉情了。
《巴黎圣母院》。
4.李清照殉情的故事
趙明誠死后,李清照舉目無親,在床上一連躺了兩三天,哭一陣,停一陣,茶飯不進。以后的日子可怎么過呀?她獨自守在窗前,感到仿佛丟失了什么寶貝,到處尋找,也沒有下落。黃昏時候,天上又落下了一場瀟瀟秋雨。李清照更增添了對丈夫的思念。后來,她寫了一首《聲聲慢》的詞: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這首詞是李清照的代表作品,把當時國破家亡和離鄉背井的愁苦之情寫得多么傳神啊!
慘涼的晚年
在國破家亡的處境中,李清照飽嘗了生活的艱難。后來,她跟著弟弟來到了南宋都城臨安居住。
由于長期的心情憂悶,李清照又患了好幾種病,連死后的棺材也準備好了。可是她仍然頑強地生活著,關心著國家的命運。當時的南宋朝廷采取逃跑和退讓政策,不敢和金國抗爭,李清照對此十分痛心。她寫的一首《夏日絕句》中說: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詩里借歌頌古代英雄項羽打了敗仗也不肯過江的精神,諷刺了貪生怕死的官員。多少年來,這首詩一直被人們傳誦著。
李清照是個很有骨氣的人。晚年,為了不給弟弟增加負擔,她嫁給了一個叫張汝舟的文人。可沒料到,張汝舟為人很不正派,不但沒有趙明誠那樣的學問,還經常行賄受賄,甚至在國難當頭的時候,利用職權謊報軍情,貪污大筆軍餉。不但如此,他還經常打罵李清照。
李清照氣憤到了極點。她寧可孤身一人度過余生,也不愿和這種人共同生活。于是,她揭發了張汝舟的罪行,毅然和他脫離了關系。
5.關于大學生難以獨立而死亡的案例
文昌一女大學生墜亡 疑因不堪考證求職壓力
2014年5月9日凌晨,文昌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一名女大學生墜樓身亡,經警方認定其為自殺。其自殺原因,據稱是因為不堪求職考證等壓力所致。該女大學生名叫莫某芳,今年20歲。來自海南省定安縣。事件發生在9日大約凌晨5點。9日上午,該校早起的學生看到,九號樓拉起警戒線。文昌警方派出民警到學校調查。
據文昌警方稱,他們在該女大學生日記中發現類似遺書的文字。這段文字記著該女大學生自殺前求職考證等各種壓力大,不堪忍受重負的心態。該校九號樓一名男生向記者表示,據說自殺的女大學生曾經準備考幼師資格證,又擔心考試不能通過。
該女大學生自殺后,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在第一時間通知了該生家屬。其家屬從定安趕到學校。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一位工作人員稱,家屬對警方和學校的調查結論表示接受。沒有向學校提出格外要求。
6.有么有凄慘殉情的文章
殉情――現實中凄美的愛情故事 [原]
[ 2005-12-4 | By: ocq1208 ]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在新浪網上看到一則報道,在遼寧省凌源市,一對網戀成婚的夫妻,妻子因為醫院的不負責任一時想不開跳樓自殺了,而她的丈夫兩天后也在同一地點跳樓殉情。――“夫妻兩人在醫院同一窗口相繼跳樓身亡”( 2005年12月04日02:13 華商網-華商晨報)報道的本意應該是在批判醫院的冷漠和不負責任,但我在這里卻看到了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現實中的殉情故事。
在這個時代,先前我以為不存在純真的愛情了,更不相信世界上還會存在生不離、死不棄的愛情。因為這個社會,人已經變得太現實了。我們見到聽到的,不是丈夫背叛了妻兒,就是妻子舍棄丈夫,而一夜情、艾滋病、濫交、情殺、情變、始亂終棄、移情別戀更是充斥了各大小媒體社會新聞版的頭條。但是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則真實的殉情故事――世界上真有一個人把另一個人當作他世界的全部。情之深處,情之切處,沒有她,他就真的活不了。
其實在差不多一個月前,江西省景德鎮也發生了一個現代版的殉情故事。10月30日晚上,年僅21歲的姑娘黃雪嬌獨自在景德鎮爬上高樓,跳樓自殺。在她殉情的前一天,她年僅23歲的未婚夫張建國在這幢高樓上施工時意外摔死,未婚夫的離去,讓她再也無心眷戀這個繁華的世界。(見鳳凰論壇“未婚夫意外墜樓身亡癡情女跳樓殉情”)兩個充滿悲情色彩的愛情故事,只不過殉情的一個是男方,一個是女方。是的,不只有女人對愛情能愛到極處,男人也能。
且不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即使在安逸的環境下,多少山盟海誓的情人都紛紛情變。許多人,都已經不再相信愛情。經歷過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沒經歷過的,“身體是用來享受的,感情是用來封存的”。于是,在愛情面前,人們要么已經木訥失去感覺,要么愛字掛嘴邊虛偽藏心間。大家都害怕付出感情,害怕受到傷害,大家都先把自己藏得嚴實,保護起來。世上男男女女眾多,大家要么是錯過,一再錯過,要么是錯愛,一再錯愛;最后,兩個陌生的毫無感覺的人,湊合。
很感謝他們,我是用欣賞的目光來看待這兩則故事的,雖然我這種態度可能有點問題。但是,他們詮釋了愛情的真諦――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真的很奇怪,為什么這些凄美感人的故事都通過“跳樓”這個情節來實現,我弄不明白。電視電影里,在演繹殉情時也經常用跳樓的場景,一襲潔白的紗衣,如飛天降臨大地,從天空降落只是瞬間,卻又似漫長留下永恒。殉情,單是從高樓躍下的瞬間,就足以讓人對愛情滋生神圣,雖有惋惜,雖有流淚。相信,上述二個故事中無論是第一個中的男主人翁還是第二個中的女主人翁,在飛躍空中到墜地的瞬間,在整個身體擁抱大地之前,他們仍有足夠的時間去想,但我想他們腦袋里絕不是在留戀繁華的人間,而是在想念他(她)那已在黃泉等候的情人。那一瞬間,在巨痛的同時,一定有一種幸福的觸電。因此,跳樓殉情,對活著的人是一種凄美的刺激,但對他(她)們,卻是一種解脫,一種喜悅。
我并不主張盲目的殉情,因為這畢竟是對生命的草率,是對家庭、對社會責任的逃避。但是,我仍然堅持,我被這兩個故事體現的真愛所感動。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簡短的大學生殉情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