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以江南水鄉為背景,以養蠶為主線,描寫蠶農老通寶一家緊張、艱辛的勞作,贏得了春蠶的空前豐收,卻反而負債、賣地,落得個“白賠上十五擔葉的桑地和三十塊錢的債”的結局,反映了30年代初期農村經濟凋敝、農民豐收成災的殘酷社會現實。
作品不但有真實的現實描寫,也通過老通寶對自己過去的回憶,從一個老農民的視角展示了中國近代農村的衰敗史。
精彩片段:
幸而再過了一天,四大娘再細心看那“布子”時,哈,有幾處轉成綠色了!而且綠得很有光彩。
四大娘立刻告訴了丈夫,告訴了老通寶,多多頭,也告訴了她的兒子小寶。
她就把那三張布子貼肉揾在胸前,抱著吃奶的嬰孩似的靜靜兒坐著,動也不敢多動了。
夜間,她抱著那三張布子到被窩里,把阿四趕去和多多頭做一床。
那布子上密密麻麻的蠶子兒貼著肉,怪癢癢的;四大娘很快活,又有點兒害怕,她第一次懷孕時胎兒在肚子里動,她也是那么半驚半喜的!
全家都是惴惴不安地又很興奮地等候“收蠶”。
只有多多頭例外。
他說:今年蠶花一定好,可是想發財卻是命里不曾來。
老通寶罵他多嘴,他還是要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求茅盾的《春蠶》簡介和精彩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