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兩漢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
兩漢散文以歷史散文和政論散文最為突出。
司馬遷的《史記》以人物為中心來反映歷史,創立了紀傳體史書的新樣式,也開辟了傳記文學的新紀元,是漢代最輝煌的成就。
東漢班固的《漢書》與之齊名。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代表兩漢散文成就最高的是什么和什么
代表兩漢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
兩漢散文以歷史散文和政論散文最為突出。
司馬遷的《史記》以人物為中心來反映歷史,創立了紀傳體史書的新樣式,也開辟了傳記文學的新紀元,是漢代最輝煌的成就。
東漢班固的《漢書》與之齊名。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代表兩漢散文成就最高的是什么和什么
一、西漢后期的論說散文西漢后期,儒家思想占據了統治地位,政治日趨腐敗黑暗。由董仲舒開始的雍容典重,帶有濃厚的經學和神學氣的文風在此期大為盛行。劉向(公元前79-公元前8年)是這種文風的典型代表。他的《諫營延陵過侈疏》反覆征引事實,深入
【原創】《光榮之役》(一)三只木箭,倏忽飛去,深深扎在了一棵猴面包樹的樹干上。箭尾的稚雞羽毛有力地震動,好像一根吉他弦斷后留下的尾音。這對我來說,可是很帶勁的游戲。我慵懶地伸展開手腳,躺在這片浸滿了印加文明氣息的原始叢林中,我感到格外
散文和詩歌有一些不同點。散文是不拘一格的文體,形式多樣,形散而神不散,而詩歌一般要押韻成行,有節奏和韻律。詩歌的規矩要多一點。散文和詩歌的共同點都是人們的精神的食糧,都是為了詠志抒情等。散文: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包括雜文、隨筆、
間用忙碌拒絕蹉跎,讓拼搏奪取成功;歲月用繁茂拒絕荒涼,讓耕耘承納收獲。時間不停地走,生命不停地走,而我們也要不停地走。人生如一杯濃茶,初雖苦澀,越到后面,越覺醇香;人生如一艘帆船,揚起風帆,乘風破浪一往無前;人生也好比一段行程,上山下坡,一路風景
不一樣,征文,就是某個辦事部門為了某個活動公開向社會征集有關的文章,沒有題目,題材,格式的限定,與作文大體上是一樣的,但更好寫,因為局限少了很多,可以根據舉辦方的活動寫些相關的贊美,祝福之類的文章。散文,是指以文字為創作、審美對象的文學藝術
評價:余光中:“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酒放豪腸”簡單的四個字,卻表達了李白喝酒時那種瀟灑的千杯不醉的模樣。“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月光”體現了李白的浪漫主義的“仙氣”,“
1、交警得不畏嚴寒雨酷熱,時刻戰斗在自己的崗位上。2、交警叔叔在他們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工作,當我們還沉浸在甜蜜的睡夢中,他們卻默默無聞、無怨無悔、日日夜夜地保護著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為我們筑起了一道道安全網。3、你是春的
漢代歷經西漢、東漢四百余年。西漢前期,為鞏固中央政權的需要,學尚黃老,文化思想相對自由,學術上戰國縱橫余風尚存。至武帝時,漢帝國達到全盛期,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但文化建設仍取得很大成就。西漢政權覆亡后,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儒學今
漢代散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主要有政論、記事、抒情議理和史傳等幾種類型。政論散文以西漢初期最為發達,且成就最高。賈誼和晁錯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記事和抒情議理散文,在漢代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作家、作品的典型代表,分別是劉向的《
今夜心情如水,今夜古典如風。我們聆聽,我們感動,美文雅韻,曲水流觴。你在江之頭,我在江之尾,我們隔著熒屏對語,我們站在文字里相望。最遠的距離常常是最近的咫尺,心靈與心靈在閱讀中走近,在文字里相融。讓我們記住這些美麗的瞬間,有這些瞬間,我們的
《失根的蘭花》萊陽團旺中心中學趙敬香一、教材版本魯教版五四制語文初一下冊《失根的蘭花》第一課時二、目標確立1、教材分析語文負載著傳承祖國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務,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極其輝煌的人文精神。為此,語文課程標準要求,
王曉維鄉色酒舒蘭三十年前你從柳樹梢頭望我我正年少你圓人也圓三十年后我從椰樹梢頭望你你是一杯鄉色酒你滿鄉愁也滿【賞析】這是一首有色有味、又淡又濃的現代小詩。說它淡,淡在詩景,淡淡的酒香,淡淡的月色;說它濃,濃在詩情,濃濃的相思,濃濃的
1、艾青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蔣正涵,號海澄,曾用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華,現當代文學家、詩人。1928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1933年第一次用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
這是我們的課件,重點的部分,總結出了文檔,那么傾情奉獻吧。《現當代文學》復習;1古代文學:先秦—清末(1840年前)近代文學:1840—1917年,古典文學向現代文學的過渡時期。現代文學:1917年1月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為開端,到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會
一、西漢后期的論說散文西漢后期,儒家思想占據了統治地位,政治日趨腐敗黑暗。由董仲舒開始的雍容典重,帶有濃厚的經學和神學氣的文風在此期大為盛行。劉向(公元前79-公元前8年)是這種文風的典型代表。他的《諫營延陵過侈疏》反覆征引事實,深入
【原創】《光榮之役》(一)三只木箭,倏忽飛去,深深扎在了一棵猴面包樹的樹干上。箭尾的稚雞羽毛有力地震動,好像一根吉他弦斷后留下的尾音。這對我來說,可是很帶勁的游戲。我慵懶地伸展開手腳,躺在這片浸滿了印加文明氣息的原始叢林中,我感到格外
散文和詩歌有一些不同點。散文是不拘一格的文體,形式多樣,形散而神不散,而詩歌一般要押韻成行,有節奏和韻律。詩歌的規矩要多一點。散文和詩歌的共同點都是人們的精神的食糧,都是為了詠志抒情等。散文: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包括雜文、隨筆、
間用忙碌拒絕蹉跎,讓拼搏奪取成功;歲月用繁茂拒絕荒涼,讓耕耘承納收獲。時間不停地走,生命不停地走,而我們也要不停地走。人生如一杯濃茶,初雖苦澀,越到后面,越覺醇香;人生如一艘帆船,揚起風帆,乘風破浪一往無前;人生也好比一段行程,上山下坡,一路風景
不一樣,征文,就是某個辦事部門為了某個活動公開向社會征集有關的文章,沒有題目,題材,格式的限定,與作文大體上是一樣的,但更好寫,因為局限少了很多,可以根據舉辦方的活動寫些相關的贊美,祝福之類的文章。散文,是指以文字為創作、審美對象的文學藝術
趙紅亞:中國的誕生趙紅亞(2006-03-09)時針與分針相互印證的劍影刀光,風雨兼程地追逐著生命的逃亡。經度和緯度彼此糾結的愛海恨網,晝夜不舍地封鎖著心靈的遠航。那按捺不住的年輪終于卓然而立,冷冷披閱無休無止的風雨滄桑。那束扼不了的翼
第一次真正地與警察打交道,是在十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那時候我還是個高中學生,老師布置了個作業,要求每個學生交一篇社會調查報告,可以自己命題,當時的我第一時間想到了警察。我想,這也許就是我與警察職業所結下的不解之緣吧!幾年后,我畢業了
淚為心聲,更表心志,“發乎中而見于外”,是人情感的外在顯現。在詩歌創作中,詩人為了宣泄、突現喜怒哀悲之情時,往往要借助于眼淚來表情達意,而眼淚也最能打動讀者的心,最能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相思之淚。《烏夜啼》為樂府舊題,內容多寫男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