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詩人席慕容寫的一篇散文,全篇僅有二百余字。
文章的好壞并不在于長短,它傳達的意境,卻深邃遼遠,令人回味無窮。
“山茶花又開了”,忽然其來的第一句,直點所要開展的主題,一個“又”字,證明了作者長時以來對于“花”或者“山茶花”的關注。
“潔白”與“開了滿樹”,給人以一種強烈的視覺感受,引申了所要展開的內容。
“花”,給人以一種愉悅的心靈享受,它是一個畫面和時間的定格,它背后的內容很復雜,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有綻放美麗的追求——“每次,我都不能無視走過一顆開花的樹”,就是這個道理。
“潔白溫潤”是溫暖明朗潤濕而柔弱的,“潔白”象征著純潔,“純潔”是一個人的向往和追求(這是文章的文眼)。
“小芽兒”是口語,讀來讓人親切,充滿了未知的幻想。
“飽滿”和“綻放”,是一個成熟的過程,“越來越”、“慢慢的”是一種堅深,有種了然于胸卻不愿道出的苦痛。
“半圓”、“將圓”、“滿圓”,非常形象而貼切,用一種象征的意蘊,同樣點明了一種成長的過程。
席慕容的詩歌多寫愛情、鄉愁、時光和生命,愛的抒發已成為席慕容詩歌的第一主題。
而在這些愛的情感中,有甜蜜,也有憂愁。
席慕容以一個女性特有的細膩的視角,來體驗著生命中的溫存。
席慕蓉的詩作一直頗受矚目,其中亦有異于詩作的特色,評論其詩作的文章頗多,散文作品較特殊之處,如‘花’在席作之中所占地位十分重要,另外,兼論席慕蓉的寫作技巧,如顏色的搭配、問句的運用、重覆句型的使用。
擴展資料: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倫·席連勃,當代畫家、詩人、散文家。
原籍內蒙古察哈爾部。
1963年,席慕蓉臺灣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1966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完成進修,獲得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等多項獎項。
著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余種,《七里香》、《無怨的青春》、《一棵開花的樹》等詩篇膾炙人口,成為經典。
席慕容的作品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歷程 。
2017年12月,席慕蓉作詞、呂學東作曲、姜麗娜演唱《故鄉的歌》獲第十屆中國金唱片獎民族類最佳原創單曲獎。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席慕容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席慕容(白色山茶花)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