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group id="r9hwm"></optgroup><nav id="r9hwm"><label id="r9hwm"></label></nav>

    <tt id="r9hwm"><tr id="r9hwm"></tr></tt>
  1. 
    
  2.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3.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1. <listing id="r9hwm"></listing>
          <delect id="r9hwm"></delect>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ol id="r9hwm"></ol></samp></optgroup>

          古人追悼亡妻的詩詞

          第一首——《詩經·唐風·葛生》之:百歲之后,歸於其居!百歲之后,歸於其室!

          葛 生

          —— 詩經·唐風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

          予美亡此。

          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蘞蔓于域。

          予美亡此。

          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予美亡此。

          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歲之后,歸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歲之后,歸於其室!

          【譯文】:

          葛生長覆蓋住荊條,蘞蔓生在田野。

          我的愛人葬身此地,誰來陪伴孤獨的居處?

          葛生長覆蓋酸棗樹,蘞蔓生在墳頭。

          我的愛人葬身此地,誰來陪伴孤獨的睡眼?

          角枕燦爛啊,錦緞被子鮮明啊。

          我的愛人葬身此地,誰來陪伴孤獨的白日?

          夏季的天酷長,冬季的夜漫漫。

          只有百年以后,到這兒共同居住!

          冬季的夜漫漫,夏季的天酷長。

          只有百年以后,到這兒共同居住!

          第二首——《詩經·邶風·綠衣》之:綠兮衣兮,綠衣黃裳。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 衣

          ——詩經·邶風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無隕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譯文】:

          綠衣裳啊綠衣裳,綠色面子黃里子。

          心憂傷啊心憂傷,什么時候才能止!

          綠衣裳啊綠衣裳,綠色上衣黃下裳。

          心憂傷啊心憂傷,什么時候才能忘!

          綠絲線啊綠絲線,是你親手來縫制。

          我思亡故的賢妻,使我平時少過失。

          細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風鉆衣襟。

          我思亡故的賢妻,實在體貼我的心。

          第三首——魏晉·潘岳《悼亡詩》三首之一: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

          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潘岳所做《悼亡詩》一共三首

          荏苒冬春謝。

          寒暑忽流易。

          之子歸窮泉。

          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

          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

          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

          入室想所歷。

          幃屏無髣髴。

          翰墨有余跡。

          流芳未及歇。

          遺掛猶在壁。

          悵怳如或存。

          回遑忡驚惕。

          如彼翰林鳥。

          雙棲一朝只。

          如彼游川魚。

          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隟來。

          晨溜承檐滴。

          寢息何時忘。

          沉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

          莊缶猶可擊。

          皎皎窗中月。

          照我室南端。

          清商應秋至。

          溽暑隨節闌。

          凜凜涼風升。

          始覺夏衾單。

          豈曰無重纊。

          誰與同歲寒。

          歲寒無與同。

          朗月何朧朧。

          展轉盻枕席。

          長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塵。

          室虛來悲風。

          獨無李氏靈。

          髣髴覩爾容。

          撫衿長嘆息。

          不覺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

          悲懷從中起。

          寢興目存形。

          遺音猶在耳。

          上慚東門吳。

          下愧蒙莊子。

          賦詩欲言志。

          此志難具紀。

          命也可奈何。

          長戚自令鄙。

          曜靈運天機。

          四節代遷逝。

          凄凄朝露凝。

          烈烈夕風厲。

          奈何悼淑儷。

          儀容永潛翳。

          念此如昨日。

          誰知已卒歲。

          改服從朝政。

          哀心寄私制。

          茵幬張故房。

          朔望臨爾祭。

          爾祭詎幾時。

          朔望忽復盡。

          衾裳一毀撤。

          千載不復引。

          亹亹朞月周。

          戚戚彌相愍。

          悲懷感物來。

          泣涕應情隕。

          駕言陟東阜。

          望墳思紆軫。

          徘徊墟墓間。

          欲去復不忍。

          徘徊不忍去。

          徙倚步踟躕。

          落葉委埏側。

          枯荄帶墳隅。

          孤魂獨煢煢。

          安知靈與無。

          投心遵朝命。

          揮涕強就車。

          誰謂帝宮遠。

          路極悲有余。

          第四首——南朝·沈約《悼亡詩》之: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

          悼亡詩

          ——沈約·南朝

          去秋三五月,今秋還照梁。

          今春蘭蕙草,來春復吐芳。

          悲哉人道異,一謝永銷亡。

          屏筵空有設,帷席更施張。

          游塵掩虛座,孤帳覆空床。

          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

          【背景】:

          這首詩是沈約為悼念亡妻而作。

          沈約詩最突出的特點便是‘清怨’,這首詩集中體現了沈約的清怨之風。

          詩的前半以大自然的永恒來反襯人生易逝、一去不返的悲 哀;后半將悲傷的情感同凄涼的環境融為一處,情狀交現,悲愴靡加。

          沈約的這首悼亡詩對后世以離別哀亡的為題材的詩詞作品有較大影響。

          把南朝之前類似作品的 哀而不傷(如潘安《悼亡詩》)的境界真正推向哀傷并茂的新境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關于‘沈腰’之說。

          《梁書·沉約傳》載:沉約與徐勉素善,遂以書陳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

          以此推算,豈能支久?”后因以“沉腰”作為腰圍瘦減的代稱。

          李煜詞中有“沈腰潘鬢消磨”一句,明代詩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帶三圍恨沈郎”之詩句,均典指沈約。

          第五首——唐·元稹《離思》五首之四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離思·其四

          ——元稹·唐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譯文】:

          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

          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別處的云都黯然失色。

          花叢信步,我全無心思看那百化爭艷,

          一半是因為篤佛修道,一半是因為忘不了你。

          【背景】:

          元稹有離思詩五首,這是其中第四首,都是為了追悼亡妻韋叢而做。

          韋叢為當時太子少保韋夏卿之**,二十歲時下嫁元稹,其時元稹尚無功名,婚后頗受貧困之 苦,而她無半分怨言,元稹與她兩情甚篤。

          七年后韋叢病逝,韋叢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這一首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與懷念之情——曾經經過滄海的人,再看 到其他的水,不是壯闊可觀的水,看過巫山的云之后,便覺得別地方的云都不值得一看;即使從成千的美女中走過,都懶得回過頭看他們一眼,一半固然是為了修身 治學,一半是沒有忘情于你呀!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詞意豪壯,用筆極妙。

          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艷,悲壯而不低沉,成為唐人悼亡詩中的千古名篇。

          元稹的悼亡詩一直以前都是傳唱的經典,除此之外,其還寫了悼念亡妻韋氏的《遣悲懷》三首,同樣堪稱中國悼亡詩歌的絕唱。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之類的詩句已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

          《遣悲懷》三首如下:

          其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其二

          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其三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第六首——北宋·蘇軾《江城子》之:十年生死兩茫茫。

          江城子

          ——北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譯文】: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音訊渺茫。

          不思念吧,但本來難忘。

          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沒有地方與她交談凄涼的景況。

          即使相逢也料想不會認識,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發如霜。

          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妝。

          兩人互相望著,沒有言語,只有淚千行。

          料想年年斷腸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

          【背景】:

          這首詞是蘇軾為懷念亡妻王弗而作,時熙寧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蘇軾剛到密州任知州。

          王弗,四川青神縣鄉貢進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與十九歲的蘇 軾成婚。

          王弗聰明沉靜,知書達禮,剛嫁給蘇軾時,未曾說自己讀過書。

          婚后,每當蘇軾讀書時,她便陪伴在側,終日不去;蘇軾偶有遺忘,她便從旁提醒。

          蘇軾問 她其它書,她都約略知道。

          王弗對蘇軾關懷備至,二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

          蘇軾與朝中權貴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夢見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寫下這 篇著名的悼亡詞。

          這首詞將夢境與現實交融而為一體,濃郁的情思與率直的筆法相互映襯,既是悼亡,也是傷時,把哀思與自嘆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絕,讀之催 人淚下。

          第七首——北宋·賀鑄《鷓鴣天》之:梧桐半死清霜后,白頭鴛鴦失伴飛。

          鷓鴣天

          ——賀鑄·北宋

          重過闊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頭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譯文】:

          同來何事不同歸?本已永結同心,生死以共,卻還是生死相隔,痛斷肝腸。

          一句突兀問來,千言萬語無以作答,空余淚痕而已。

          問得看似突兀,卻又是因日思夜想而 起,是至情之語。

          臥聽窗外梧桐細雨,一夜都滴在心頭,浸濕回憶。

          發妻挑燈補衣的溫馨場面,仿佛昨日,卻又已渺如云煙。

          筆下凄楚哀傷,勝過梧桐。

          夜雨滴到天 明。

          【背景】:

          這首詞是賀鑄為悼念亡妻趙氏而作,亦是唐宋之后悼亡詩歌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賀鑄夫人趙氏,勤勞賢惠,賀鑄曾有《問內》詩寫趙氏冒酷暑為他縫補冬衣的情 景,夫妻倆的感情是很深的。

          作者與妻子曾經住在蘇州(閶門是蘇州著名的城門,用來借指蘇州),后來妻子死在那里,當賀鑄不久因事要離開蘇州時,痛感物是人 非,滿腹辛酸無處傾訴,只能哀嘆:“好好一起來的,怎么就不能一起離開呢?”窗前的梧桐在經歷了清霜之后,已經樹木凋零,落葉蕭索;而池中原先那對比翼雙 飛的白頭鴛鴦如今也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肯定也經歷了失伴之苦吧!那晨光初露的草原,東方才剛剛發白,躺在草叢上的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露珠兒,須臾之間就 不見了。

          人生原來就是這樣短暫啊!在那新壘起來的墳頭前,作者默默地哀悼著亡妻;在從前兩人住過的地方,作者更是久久留戀,不肯離去。

          回到家里,躺在死者 睡過的床上,聆聽著南窗的夜雨,遙想當年妻子在深夜里為自己補衣的情形,作者沉痛地表現出了對亡妻患難與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懷念。

          第八首——南宋·陸游《沈園二首》之: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沈園二首

          ——陸游·南宋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帳然。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無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特錄】

          紅酥手,黃輝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釵頭鳳》·陸游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釵頭鳳》·唐婉

          【背景】一:

          《沈園二首》是陸游為悼念前妻唐婉而作,連同此后關于沈園的多首悼亡詩,可以說構成了一個具有相當情節和規模的系列。

          在民間流出最廣的其實是‘沈園’系列 真正的起點——陸游和唐婉各賦的《釵頭鳳》一首。

          陸游與唐婉的故事,是中國封建制度造成的最悲劇性的愛情故事之一。

          唐婉,陸游的表妹,陸游母舅唐誠女兒, 自幼文靜靈秀,才華橫溢。

          陸家曾以一只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與唐家訂親。

          陸游二十歲(紹興十四)與唐婉結合。

          不料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 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女子無才便是德),后陸母認為唐婉把兒子的前程耽誤殆盡,遂命陸游休了唐婉。

          陸游曾另筑別院安置唐婉,其母察覺后,命陸游另娶一位溫順 本分的王氏女為妻。

          唐婉而后由家人作主嫁給了皇家后裔同郡士人趙士程。

          公元1155年(紹興二十年),禮部會試失利后陸游到沈園去游玩,于唐琬及趙士程夫 婦不期而遇,唐婉得到丈夫的允可設酒款待陸游。

          陸游回想前塵往事,傷感地在墻上寫下了一首名傳千古的《釵頭鳳》(紅酥手)詞。

          【背景】二:

          事后,唐婉再次來到沈園瞥見陸游的題詞,不由感慨萬千,于是和了一闕《釵頭鳳》(世情薄)。

          隨后不久便抑郁而終。

          【背景】三:

          陸游與唐婉邂逅之后,出走京城求取功名,他的文才頗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稱賞,被賜進士出身。

          以后仕途通暢,一直做到寶華閣侍制。

          這期間,他除了盡心為政 外,也寫下了大量反映憂國憂民思想的詩詞。

          到七十五歲時,他上書告老,蒙賜金紫綬還鄉了。

          陸游浪跡天涯數十年,企圖借此忘卻他與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離家 越遠,唐婉的影子就越縈繞在他的心頭。

          此番倦游歸來,唐婉早已香消玉殞,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對舊事、對沈園依然懷著深切的眷戀。

          常常在沈園幽徑上踽 踽獨行,追憶著深印在腦海中那驚鴻一瞥的一幕,這時他寫下了“沈園懷舊”二首。

          其一: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帳然。

          其二: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無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背景】四:

          此后沈園數度易主,人事風景全部改變了昔日風貌

          六十八歲,再游沈園,寫下了《沈園》一首并序。

          小序云: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

          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

          偶復一到,而園已三易主,讀之悵然。

          楓葉初丹槲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舊題塵漠漠,斷云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回向蒲龕一炷香。

          【背景】五:

          沈園是陸游懷舊的場所,也是他傷心的地方。

          他想著沈園,但又怕到沈園。

          春天再來,撩人的桃紅柳綠,惱人的鳥語花香,風燭殘年的陸游雖然不能再親至沈園尋覓 往日的蹤影,然而那次與唐婉的際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態、無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樣,使陸游牢記不忘,于八十一歲再一次寫下了“夢游沈 園”詩二首: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背景】六:

          陸游八十五歲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覺到身心爽適、輕快無比。

          原準備上山采藥,因為體力不允許就折往沈園,此時沈園又經過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復舊觀,陸游滿懷深情地寫下了最后一首沈園情詩《春游》,此時的陸游已八十四歲: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此后不久,陸游就溘然長逝了。

          【另注】:

          關于陸游與唐婉這段悲痛絕人的愛情故事,以及圍繞著沈園的這些傳唱千古的詩詞,近人陳衍游沈園之后留下了一句評語:“無此絕等傷心之事,亦無此絕等傷心之詩。

          就百年論,誰愿有此事?就千秋論,不可無此詩。”

          第九首——南宋·吳文英《鶯啼序·春晚感懷》之:傷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鶯啼序·春晚感懷

          ——吳文英·南宋

          殘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繡戶。

          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

          畫船載、清明過卻,晴煙冉冉吳宮樹。

          念羈情,游蕩隨風,化為輕絮。

          十載西湖,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

          溯紅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素。

          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濕、歌紈金縷。

          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鷺。

          幽蘭漸老,杜若還生,水鄉尚寄旅。

          別后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雨?

          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春江宿。

          記當時、短楫桃根渡。

          青樓仿佛,臨分敗壁題詩,淚墨慘淡塵土。

          危亭望極,草色天涯,嘆鬢侵半苧。

          暗點檢、離痕歡唾,尚染鮫綃;躲鳳迷歸,破鸞慵舞。

          殷勤待寫,書中長恨,藍霞遼海沉過雁,漫相思、彈入哀箏柱。

          傷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背景】:

          這是吳文英為悼念亡妾而做的一首詞,盡管后世學者對其創作背景及主旨多有爭議,但詞中所彰顯的懷悼之意是顯而易見的。

          這首詞在《宋六十名家詞》中又題作‘春晚感懷’、‘感懷’,實際就是懷舊與悼亡之意。

          據夏承燾《吳夢窗系年》:“夢窗在蘇州曾納一妾,后遭遣去。

          在杭州亦納一妾,后則亡歿。

          ”“集中懷人諸 作,其時夏秋,其地蘇州者,殆皆憶蘇州遣妾;其時春,其地杭州者,則悼杭州亡妾。

          ”《鶯啼序》就是悼念亡妾諸作中篇幅最長、最完整、最能反映與亡妾愛情關 系的一篇力作。

          它不僅形象地反映出與亡妾邂逅相遇及生離死別,而且字里行間還透露出這一愛情悲劇是由于某種社會原因釀成的。

          它感情真摯,筆觸細膩,寄慨遙 深,非尋常悼亡詩詞之可比。

          【另注】:

          《鶯啼序》是詞中最長的詞調,全文二百四十字。

          這一長調始見于《夢窗詞》集及趙聞禮《陽春白雪》所載徐寶之詞。

          可見《鶯啼序》實為夢窗之首創。

          第十首——清·納蘭性德《沁園春》之:‘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

          沁園春

          —— 納蘭性德·清

          序: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

          覺后感賦。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并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

          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

          遺容在,只靈飆一轉,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朝來定有霜。

          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月,觸緒還傷。

          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

          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回腸。

          【背景】:

          這首《沁園春》是納蘭性德眾多悼亡詩詞作品中最哀婉痛徹的一首,納蘭性德二十歲時,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賜淑人。

          是年盧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孌,性 本端莊”。

          成婚后,二人夫妻恩愛,感情篤深,新婚美滿生活激發他的詩詞創作。

          但是僅三年,盧氏因產后受寒而亡,這給納蘭性德造成極大痛苦,從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沉重的精神打擊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詩詞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盡相思之情和悵然若失的懷念心緒。

          納蘭性德后又續娶關氏,并有側室顏 氏。

          值得一提的是,納蘭性德三十歲時,在好友顧貞觀的幫助下,納江南才女沈宛。

          沈宛,字御蟬,浙江烏程人,著有《選夢詞》。

          集中悼亡之作“豐神不減夫婿”。

          可惜她在與納蘭性德相處一年之后,納蘭性德就去世了,這段短暫的愛情又以悲劇告終,年僅三十一歲。

          在納蘭性德眾多悼亡詩歌中,除這首《沁園春》外,另一首《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同樣可堪稱千古傳唱的絕筆之作,其人其性,足見一斑。

          《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

          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

          料也覺,人間無味。

          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

          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終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

          待結個,他生知己。

          還怕兩人都薄命,到緣慳,剩月零風里。

          清淚盡,紙灰起。

          古人追悼亡妻的詩詞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古人追悼亡妻的詩詞

          散文

          思念亡妻的句子

          閱讀(527)

          陰陽相隔難相見,生死離別亦兩難。音容不改記心中,夢中思念結發情。1.他懷念妻子,睹物思人,愁緒滿懷,一片凄清。“此情已自成追憶,零落鴛鴦,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在落花時節,他望著滿眼殘紅,想起亡妻的種種好處,“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散文

          納蘭容若悼念亡妻的詩詞

          閱讀(413)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納蘭性德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

          散文

          文化大散文名詞解釋

          閱讀(797)

          所謂的“文化大散文”興起的標志大約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的出版罷。顧名思義或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來定位,似乎“文化散文”是對某種文化或文明的反思。《余秋雨首創的"文化大散文"走向終結》這篇文章可以一讀,見:http://news.xinh

          散文

          余秋雨的《抱愧山西》讀后感

          閱讀(675)

          不知道余教授去過我們家鄉沒有,但他的文字折射出來的那種情感,是恰倒好處的。也是我看到的文字里,寫昔陽、寫大寨,最真實的。時代在變,但他描述的那種生活方式依然存在,或者說只是極少數人的脫離。仔細一想,二百里以外,就是榆次、太谷、平遙、祁

          散文

          美麗的商丘作文600字

          閱讀(499)

          商丘古城又稱歸德府城,即明、清時期河南省商丘縣城。建于明正德六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根據五行相生相克之說,為防金木相克,古城東西兩門相錯一條街,成為中國古城中的唯一。今商丘古城內街道仍保持著古代的建筑風貌。坐落在古城內明末

          散文

          游記――平遙作文200

          閱讀(349)

          今天,陽光明媚,空氣清新。我們一家三口來到了平遙古城。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一個四面包磚的大城池里。從建造到如今已有一千兩百多年了,城墻總周長6163米,墻高12米,把平遙縣城隔為兩個不同風格的世界——一古一今。平遙古城是我國

          散文

          “我的天空還下著雨”是哪首歌的歌詞

          閱讀(679)

          正確的歌詞是“我的天空下著雨”,出自歌曲《我的天空下著雨》.詞/曲:鐘不悔編曲:鐘不悔演唱:路綺歐我的天空下著雨歌詞:你人在哪里那些冰涼的記憶很放肆也很諷刺你的世界好擁擠我住在哪里找一個合適的原因只為了不去恨你雨淅瀝瀝淅瀝瀝淅瀝瀝

          散文

          歷代悼念妻子詩詞的收集

          閱讀(405)

          1、《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宋代賀鑄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譯文:再次來到蘇州,只覺得萬事皆非。曾與我同來的妻子為何不

          散文

          清明時節懷念妻子去世快兩周年的詩句

          閱讀(551)

          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這首詞表達的就是蘇軾對亡妻王弗的悼念之情。這首

          散文

          動人的北平散文啟發或寫作指導

          閱讀(313)

          作者意在寫盡故都北平的全貌,各種景象、各色人等盡收眼底,可見文章采取一種全景式的描寫角度。不過文章又避免了粗線條的抽象勾勒,而是采取類似中國傳統繪畫的散點透視,即把一個個具體而微的小景小物盡情地描繪出來。從一個個局部看,是微觀的

          散文

          如何指導四年級小學生寫作文

          閱讀(274)

          小學四年級,可以說是一個階梯,是學生在接受小學教育當中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作文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是既愛又怕,既不陌生而又不甚理解的東西。在他們心里其實對“作文”并沒有明確的概念,往往拿著筆不知道從何下手。我班的學生寫作興趣不濃

          散文

          托物言志類型文章如何去寫作文指導

          閱讀(353)

          一、托物言志類散文的一般結構:1、一般結構:開頭(引出物)——托物(描寫物)——言志(由物及人升華主旨)——照應開頭,收束全文。2、“托物”部分,往往又由兩部分構成:描寫所托之物的外形特點、抒寫所托之物的內在氣質精神。3、“言志”部分則一般

          散文

          描寫紅棗的文章

          閱讀(440)

          我的家鄉靈寶,盛產各種各樣的果子:清涼可口的西瓜,白里透紅的蜜桃,玻璃球似的葡萄,肉厚甜脆的蘋果……最吸引我的要數那紅棗了。;;;春末夏初,那狀似干枯的棗樹開始露出黃嫩的新芽,初夏,這些新芽便長成橢圓形的葉片。六月多,一棵棵棗樹開滿了黃綠色的

          散文

          想尋求自制紅棗茶的散文隨感

          閱讀(293)

          像隨感、雜文、評論、散文類的文章,一般投在雜志社。人家形容“怪怪的”、“很深沉”,思想獨特前衛——如果這個評論是你身邊朋友給你的,我的看法是一般你身邊的朋友都會給你夸大了的評論,如果想要中肯的評論,應該去問專門寫這類文章的稍有名

          散文

          納蘭容若悼念亡妻的詩詞

          閱讀(413)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納蘭性德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

          散文

          追悼會悼詞范文

          閱讀(416)

          下面是一份祭奠詞范文,你還可以到“天堂在線”上尋找更多跟祭奠詞相關內容。要注意一下祭奠詞范文里的第三條寫的是逝者生平的事跡,這個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填補。1.今天我們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悼念先生不幸逝世。XX先生生于XX年XX月,于XX年XX

          散文

          “悼念兄弟姐妹”的詩詞有哪些

          閱讀(1195)

          1、《送兄》唐代:佚名別路云初起,離亭葉正稀。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歸。翻譯:哥哥啊!這就是我們要分手的大路了。云彩飛起,路邊有供人休息送別的涼亭。亭外,是秋葉在飄墜。而我最悲傷嘆息的就是,人,為什么不能像天上的大雁呢?大雁哥哥和妹妹總是排

          短句

          李清照總共寫了多少首思念丈夫的詩詞?

          閱讀(470)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作品注釋伊士珍《瑯嬛記》:易安結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

          散文

          悲傷的無奈的現代短篇散文詩詞

          閱讀(350)

          傷感的十月作者:落雨瑤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書桌前,遙望窗外,不遠處蔚藍色的天空中,漂浮著幾朵像小山一樣的層層疊疊著的的云朵。轉瞬間,一陣微風輕輕的吻過臉頰脖頸,柔柔的。九月是收獲的季節,也是思念惆悵的時節,九月的氣候清爽宜人。正午稍熱陽

          散文

          天冷了關心的經典古詩詞

          閱讀(448)

          描寫“天冷了”表示關心的經典古詩詞有1.《東墟晚歇時退居渭村。》年代:唐作者:白居易涼風冷露蕭索天,黃蒿紫菊荒涼田。繞冢秋花少顏色,細蟲小蝶飛翻翻。中有騰騰獨行者,手拄漁竿不騎馬。晚從南澗釣魚回,歇此墟中白楊下。褐衣半故白發新,人逢

          短句

          如何評價董卿在詩詞大會上的表現

          閱讀(292)

          霧冷嵐笙董卿由于生于文學世家的原因,本身有著大氣婉約氣質,最引人動容的文學內涵也是當今主持人之中毫無懸念的佼佼者。在《中國詩詞大會》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十期節目,有無數人包括我本人都曾經懷疑過董卿的提詞器上面有著她一次次點評

          短句

          摘抄紅樓夢中的詩詞句800字以上

          閱讀(446)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選自第一回自題一絕,脂批:此是第一首標題詩。)鋒芒時隱時現,怨中含恨。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選自第一回太虛幻境對聯,脂批:疊用“真”、“假”、“有”、“無”字。妙!)哲理詩的語言。亂烘烘

          <optgroup id="r9hwm"></optgroup><nav id="r9hwm"><label id="r9hwm"></label></nav>

            <tt id="r9hwm"><tr id="r9hwm"></tr></tt>
          1. 
            
          2.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3.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1. <listing id="r9hwm"></listing>
                  <delect id="r9hwm"></delect>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ol id="r9hwm"></ol></samp></optgroup>
                  亚洲丰满少妇xxxxx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