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創作背景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親任徐州煙酒公賣局局長的差事也交卸了。
辦完喪事,父子同到南京,父親送作者上火車北去,那年作者20歲。
在那特定的場合下,做為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體貼、愛護,使兒子極為感動,這印象經久不忘,并且幾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親的影子出現“在、晶瑩的淚光中”,使人不能忘懷。
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寫了此文。
2、簡介
《背影》是現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
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車站,照料他上車,并替他買橘子的情形。
在作者腦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月臺爬上攀下時的背影。
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
3、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紹興,出生于江蘇省東海縣(今連云港市東海縣平明鎮)。
現代杰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1916年中學畢業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3-4] 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
1934年,出版《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
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背影》的寫作背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