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詞代表作
《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2.求李煜的所有宋詞
文學作品詩詞 謝新恩 櫻花落盡階前月, 李煜畫像集(8張) 象床愁倚薰籠。
遠似去年今日, 恨還同。 雙鬟不整云憔悴, 淚沾紅抹胸。
何處相思苦? 紗窗醉夢中。 九月十日偶書 晚雨秋陰酒乍醒,感時心緒杳難平。
黃花冷落不成艷,紅葉颼飗競鼓聲。 背世返能厭俗態,偶緣猶未忘多情。
自從雙鬢斑斑白,不學安仁卻自驚。 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云閑,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秋鶯 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
老舌百般傾耳聽,深黃一點入煙流。 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
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病起題山舍壁 山舍初成病乍輕,杖藜巾褐稱閑情。
爐開小火深回暖,溝引新流幾曲聲。 暫約彭涓安朽質,終期宗遠問無生。
誰能役役塵中累,貪合魚龍構強名。 更漏子 李煜詞選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
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
珊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一說溫庭筠做) 更漏子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
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重幕,惆悵謝家池閣。
紅燭背,繡幃垂,夢長君不知。 (一說溫庭筠做) 長相思 云一緺(渦),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 且維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 浩浪侵愁光蕩漾,亂山凝恨色高低。
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干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
云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
挽辭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悼詩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前思,昏蒙眼上花。空王應念我,窮子正迷家。
感懷 又見桐花發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 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
層城無復見嬌姿,佳節纏哀不自持。 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書靈筵手巾 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
書琵琶背 侁自肩如削,難勝數縷絳。天香留鳳尾,余暖在檀槽。
病中感懷 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風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
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病中書事 病身堅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靜居唯搗藥,門扃幽院只來禽。
庸醫懶聽詞何取,小婢將行力未禁。 賴問空門知氣味,不然煩惱萬涂侵。
賜宮人慶奴 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態拂人頭。
題金樓子后 牙簽萬軸里紅綃,王粲書同付火燒。 不于祖龍留面目,遺篇那得到今朝。
【句】 迢迢牽牛星,杳在河之陽。粲粲黃姑女,耿耿遙相望。
鶯狂應有恨,蝶舞已無多。(《落花》)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
(《詠扇》) 病態如衰弱,厭厭向五年。(以下《律髓注》) 衰顏一病難牽復,曉殿君臨頗自羞。
冷笑秦皇經遠略,靜憐姬滿苦時巡。 鬢從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舊黃。
(以下《翰府名談》) 萬古到頭歸一死,醉鄉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滿百,剛作千年畫。
(《野客叢談》)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海錄碎事》) 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
(以下《孔帖》) 凝珠滿露枝。 游飏日已西,肅穆寒初至。
九重開扇鵠,四牖炳燈魚。 忌觴無算酌。
傾碗更為壽,深卮遞酬賓。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欹枕。
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 相留醉(留人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一斛珠 晚妝初過, 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 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涴。
繡。
3.李煜的全部宋詞
蝶戀花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澹月云來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鞠花開,鞠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烏夜啼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清平樂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浣溪紗轉燭飄蓬一夢歸,欲尋陳跡悵人非,天教心愿與身違。待月池臺空逝水,蔭花樓閣謾斜暉,登臨不惜更沾衣。
謝新恩庭空客散人歸后,畫堂半掩珠簾.林風淅淅夜厭厭。小樓新月,回首自纖纖。
春光鎮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窮?金窗力困起還慵。一聲羌笛,驚起醉怡容。
呈鄭王十二弟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落花狼籍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
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三臺令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月寒秋竹冷,風切夜窗聲。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云閑,重按霓裳歌遍徹。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更漏子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
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
珊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菩薩蠻花明月黯籠輕霧,今霄好向郎邊去!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又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又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雨云深繡戶,來便諧衷素。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喜遷鶯曉月墜,宿云微,無語枕邊倚。
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啼鶯散,余花亂,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掃盡從伊,留待舞人歸。長相思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一斛珠晚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蚟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子夜歌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
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同醉與閑平,詩隨羯鼓成。
后庭花破子玉樹后庭前,瑤草妝鏡前。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
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或為馮延巳作)漁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又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更漏子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重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幃垂,夢長君不知。
柳枝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芳魂感舊游;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穗拂人頭。阮郎歸采桑子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搗練子令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搗練子云鬢亂,晚妝殘,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嫩,為誰和淚倚闌干?采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新愁。
百尺蝦須在玉鉤。瓊窗春斷雙蛾皴,回首邊頭,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鞠花開,鞠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謝新恩秦樓不見吹簫女,空余上苑風光。粉英金蕊自低昂。
東風惱我,才發一襟香。瓊窗□(原缺)夢留殘日,當年得恨何長。
4.李煜詩詞作品有哪些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招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皇帝與詩人不可得兼 李后主是一位皇帝詩人。他生而為皇帝,又想做詩人,這就是他一生演出了一場大悲劇的根本原因。
因為皇帝與詩人是由“不同的材料”鑄造出來的,做了皇帝,就別想當詩人;想當詩人,趁早別做皇帝。不可能“一身而二任”焉! 做皇帝,必然處于各種各樣矛盾的交叉點,處境極其復雜。
他必須十分世故,會使各種手段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例如會做秀,會說假話,真真假假,令人難以捉摸。
又應該是個鐵腕人物,做事只講利害,絲毫不動感情,成為一個鐵石心腸的冷面人。 當詩人則恰恰相反,要長期保持一顆赤子之心,思想極為單純。
敢愛,敢恨,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說,直言無隱,直言無忌,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感受坦率地寫出來,遇事自己先被感動,再去感染他人。如果你自己思想復雜,心情混亂,自己就沒有動真感情,請問怎么能夠寫出感動別人的詩句來? 李后主既有一顆詩人所應有的單純的赤子之心,又被迫要去處理那些皇帝所必須處理的極其復雜的國家大事,那就會陷入永遠無法調和的矛盾之中,處于永遠無法解脫的尬尷處境,不倒霉才怪! 對于李后主的一闋《破陣子》,有人大加指責。
且看《破陣子》原文: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銷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揮淚對宮娥! 有人就批評他,你為什么不寫“揮淚對宗廟”,而寫“揮淚對宮娥”?怎么把女人看得比宗廟還重要?如果你能寫出“揮淚對宗廟”,恐怕你就不會這么快亡國了。 真要命!這不是在評論詩詞,而是對1000年前的李煜在作政治鑒定。
如果李后主在填詞之時,舉筆躊躇,為怕后人譴責而顧慮重重,不敢寫出自己真心的感受,最后寫出些不痛不癢矯揉造作的句子來,請問此人還叫李后主么?這樣的句子還叫李后主的作品么?還能夠傳之千古么?李后主之所以為李后主,李后主的作品之所以能傳諸千古,正因為他是一位滿腔真情毫不做作的詩人,下筆不假思索,純出自然,不加雕鑿,超凡脫俗。 他被俘北上之時,已經是中年人了,但從他以后的作品看來,依然保持赤子之心,寫下不少“癡情呆語”。
在離開金陵之時,他為數千佳麗的前途、命運無限擔心,所以寫出了“揮淚對宮娥”的句子,根本想不到別人會對此有何評論。當他深深懷戀那草長鶯飛的江南美景之時,就寫出了“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句子,全不考慮會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與反感。
他長期保持自己的天真與單純,全不考慮人間的險惡與復雜。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才會越寫越好,成為神品。
《樂府紀聞》中說:“后主歸宋后,與故人書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每懷故國,詞調愈工。
其賦浪淘沙、虞美人云云,舊臣聞之,有泣下者!”這兩首詞,可以說是李后主一生的代表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浪淘沙》)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得好:“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他把李后主的詞,列為最高檔次。
李后主的一生雖然短暫,有如匆匆過客;但是他的作品則光芒萬丈,長存天地之間。他為他的作品付出了最大的犧牲:國破家亡,乃至自己的性命;他的作品――40多首傳世詩詞――又使他的名字得以永垂不朽。
如果說,我們的文學史上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名字可以光照千秋,李后主就是其中的一個,誰也無法把他抹掉。歷代許多帝王將相早已湮沒無聞,他的名字卻能在歷史上永放光芒。
過去的“正史”上總認為打了勝仗的就是成功者,打了敗仗的就是失敗者。這種觀念未免太勢利,也太淺薄了!難道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業就是打仗,就是爭權奪利!從廣大老百姓的立場上來看,凡對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包括一些詩人學者在內都是成功者,被后人長期推崇成為“詞圣”的李后主當然也是一位成功者。
對于這位“皇帝中的異類”,對于這位能夠長保赤子之心的詩人,我們將會永遠懷念他。 李后主即李煜啊! 呵呵,你刪一點吧,是很多哈。
5.南唐后主李煜較有名的代表作有哪些
虞美人,
相見歡
烏夜啼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
相留醉(留人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6.李煜詩詞最著名的三首詞
李煜詩詞最著名的三抄首詞:
虞美人 · 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相見歡 · 無言獨上西樓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烏夜啼 · 昨夜風兼雨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襲。
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李煜(937年-978年),或稱李后主,為南唐的末代君主,祖籍徐州。李百煜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鐘山隱士、鐘峰隱者、白蓮居士、蓮峰居士等。政治上毫無建樹的李煜在南唐滅亡后被北宋俘虜,但是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首屈一度指的詞人,被譽為詞中之帝,作品千古流傳。
7.求李煜所有的詞作品
李煜(937~978) 五代詞人。
南唐國君。字重光,初名從嘉。
徐州(今屬江蘇)人,一說湖州(今屬浙江)人。南唐中主 李璟第六子。
建隆二年(961)繼位,史稱后主。38歲時,宋師長驅渡江,迫圍金陵,明年城陷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
后被宋太宗趙光義毒死。 南唐在中主后期,已稱臣于宋。
李煜在位時,一直卑屈事宋,歲時貢獻,府藏為之空竭。但他仍不思振作,浮華奢侈,迷信佛教,終于為宋所滅。
他在政治上是庸駑無能的皇帝,卻具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工書法、善繪畫、精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詞的成就尤高。 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前后兩期,以宋太祖開寶八年(975) 他降宋時作為界線。
前期的詞已表現出他非凡的才華和出色的技巧,但題材較窄,主要反映宮廷生活與男女情愛,如〔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喜遷鶯〕"曉月墜"、"宿云微"、〔一斛珠〕"晚妝初過"、〔菩薩蠻〕"花明月暗飛輕霧"等;也有寫離別相思的作品如〔清平樂〕"別來春半"等,寫景抒情,融成一片,比較健康可讀。到了后期,李煜由小皇帝變為囚徒。
屈辱的生活,亡國的深痛,往事的追憶,"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王□《默記》),使他的詞的成就大大超過了前期。〔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反映了他身世與詞風的轉折。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無言獨上西樓"等是他后期的代表作,主要抒寫自己憑欄遠望、夢里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抒發了明知時不再來而心終不死的感慨,藝術上達到很高的境界。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詞人的傳統,又受了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其主要成就表現在: ①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在李煜之前,詞以艷情為主,內容淺薄,即使寄寓一點懷抱,也大都用比興手法,隱而不露。
而李煜詞中多數作品則直抒胸臆,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情真語摯。所以王國維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人間詞話》) ②具有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詞,往往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境界。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烏夜啼〕)、"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清平樂〕)等名句,深刻而生動地寫出了人生悲歡離合之情,引起后世許多讀者的共鳴。 ③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力。
他的詞不鏤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特色。 ④在風格上有獨創性。
《花間集》和南唐詞,一般以委婉密麗見長,而李煜則出之以疏宕。如〔玉樓春〕的"豪宕",〔烏夜啼〕的"濡染大筆",〔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見譚獻《復堂詞話》),〔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馬駒不受控捉"(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兼有剛柔之美,確是不同于一般婉約之作,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
正如納蘭性德所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饒煙水迷離之致。"(《淥水亭雜說》) 李煜詩、文、詞以及書、畫創作均富,他的舊臣說他有《文集》30卷及"雜說"百篇。
《郡齋讀書志》載《李煜集》10卷,《宋史·藝文志》也載《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直齋書錄解題》中載《南唐二主詞》1卷,現能見到的有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墨華齋本,錄李煜詞34首,其中《望江南》一首可分為二首。
后清代邵長光又錄得 1首,近代王國維為《南唐二主詞》補遺,增加了9首,不過其中有問題的似不少。據近代多數學者的意見,能確定為李煜詞的不過32首。
其詞集注本有清劉繼增的《南唐二主詞箋》、近人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詞匯箋》、王仲聞的《南唐二主詞校訂》等。詹安泰的《 李璟李煜詞》,注釋頗詳。
事跡見《新五代史》、《宋史》及馬令、陸游二家《南唐書》,今人夏承燾《南唐二主年譜》。 雙燕離 雙燕復雙燕,雙飛令人羨。
玉樓珠閣不獨棲,金窗繡戶長相見。 柏梁失火去,因入吳王宮。
吳宮又焚蕩,雛盡巢亦空。 憔悴一身在,孀雌憶故雄。
雙飛難再得,傷我寸心中。 陽春歌 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垂裊風。
披香殿前花始紅,流芳發色繡戶中。 繡戶中,相經過, 飛燕皇后輕身舞。
紫宮夫人絕世歌。 ( 世一作代 ) 圣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
于闐采花 于闐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漢地多名姝,胡中無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無鹽翻在深宮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齒。 久別離 別來幾春未還家, 玉窗五見櫻桃花。
況有錦字書, 開緘使人嗟。 至此腸斷彼心絕, 云鬟綠鬢罷梳結。
( 梳一作攬 ) 愁如回飚亂白雪, 去年寄書報陽臺。 今年寄書重相催, 東風兮東風。
為我吹行云使西來, 待來竟不來。 落花寂寂委青苔。
臨江王節士歌 洞庭白波木葉稀, 燕鴻始入吳云飛。 。
8.求李煜的代表詞
最有代表性的是這幾首: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浪淘沙】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
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銷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烏夜啼】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
留人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9.宋詞的的代表作
婉約派 代表人物 柳永、晏殊、晏幾道、周邦彥、李清照、姜夔、吳文英、李煜等。
代表作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周邦彥:蘭陵王(柳陰直)、蝶戀花(月皎驚烏棲不定)、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暗香(舊時月色) 吳文英:鶯啼序(殘寒正欺病酒)、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主要特點 婉約派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
內容比較窄狹。由于長期以來詞多趨于宛轉柔美,人們便形成了以婉約為正宗的觀念。
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彥等詞家為“詞之正宗”,正代表了這種看法。婉約詞風長期支配詞壇,直到南宋姜夔、吳文英、張炎等大批詞家,無不從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響。
豪放派 代表人物 蘇軾、辛棄疾、張元干、張孝祥等。 代表作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江城子·密州出獵》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 張元干:賀新郎(夢繞神州路) 張孝祥:六州歌頭(長淮望斷) 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 主要特點 豪放派的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黃庭堅、晁補之、賀鑄等人都有這類風格的作品。
南渡以后,由于時代巨變,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應運發展,蔚然成風,辛棄疾更成為創作豪放詞的一代巨擘和領袖。豪放詞派不但屹然別立一宗,震爍宋代詞壇,而且廣泛地沾溉詞林后學,從宋、金直到清代,歷來都有標舉豪放旗幟,大力學習蘇、辛的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