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位大師,我想學作唐詩宋詞,能不能教我
你要清楚,唐詩宋詞,都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的精粹,不是隨便讀讀唐詩三百首就可以成為詩人的。
學寫詩詞,當然要肚子里有貨,唐詩宋詞的名篇一定要多讀多看,但是不要只是盲目的看,盲目的寫,就像我們寫作文一樣,要學會從道理上理解詩詞的寫作方法,然后循序漸進的學習。
寫詩詞,就要按照格律寫,否則寫出來只是像方文山那樣的仿古韻詩,算不得古詩詞,首先要學一點初步的格律知識,不要看王力的詩詞格律,那個太簡短太籠統,看一點今人寫得闡述性強一點的格律書籍,比如張中行的詩詞讀寫從話,周嘯天的不會吟詩也會吟,重點不是死記硬背格律,而是體會古人的格律這樣規定是為什么,詩詞的平仄韻律這么排列體現出什么樣的藝術追求,然后回頭再來看那些平平仄仄的排列方式,就容易理解了,然后按照基本的格律要求學著寫,一方面弄懂格律,一方面學習怎樣布局謀篇,第一句怎樣起,第二句怎樣接,第三句怎樣轉折,然后怎樣托出最后一句,這就是律詩所謂的起承轉合。
紅樓夢里林黛玉教香玲學詩的那一段其實說的已經很好了。
最后注意一點,古詩詞有很多格律要求,因為古代的語法離我們很遠,我們學起來很不適應,我們要逐漸理解古代的語法和行文方式,然后學著寫,要不然的話按照現代詩的寫法寫出來就像是英語作文的所謂中國式英語一樣別扭,古人和我們說的都是漢語,但是語感是完全不同的。
古詩詞有很多限制和要求,有格律上的,也有其他方面的,有人以為是鐐銬,認為詩詞只要表達出自己的感情就可以了,不必理會這些。
其實古詩詞的寫作和我們寫作文是一樣的,作文不是要求我們首尾照應,詳略分明,中心突出,要有描寫,要有抒情什么的,古詩詞的這些要求也是一樣的道理,你是不是認為只要作文寫得好就不用管什么首尾照應,詳略分明,中心突出了呢?
最后,不要管你們的語文老師,科班出生的語文老師接受的是現代教育,對這些詩詞寫作基本是一竅不通,你可以先學一點基礎知識,網上有很多詩詞論壇,有些適于初學者學習,你可以在論壇上與他們交流,大半年的功夫就可以寫出很不錯的真正意義上的古詩詞
祝你成功
2. 求幾本能教我看懂古詩(宋詞)的書我在書店看過,那里的書都一個
有人說“分析詩歌是件愚蠢的事情”,的確,詩需要品味,而不是剖析,賞詩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切盡在不言中.不過我覺得從開始的時候的確需要學會去鑒賞,鑒賞是在詩歌里發現美,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弄清詩人在寫什么,而是充分發揮想象能力等等各方面的技能,深入探索每個字的美妙,沒個換面的精彩,每個韻律的協調.但是呢,這并不是完全否定剖析,只有把握了意象,把詩想成了畫,從畫中看到美,這才是賞析.這個是一個反復的過程,如果你看多了,以后就不用分析了,一看就懂. 你說所的不懂是很正常的,特別是現代詩,這就需要多多聯想,挖掘他們的象征意義,這樣你就大概知道詩人在說什么了,就能和詩人心靈相通,彼此對話了.現在還是好好跟著老師練吧,要理解老師的意思,而不是聽著聽著就沒意思,首先在心里排斥了老師.。
3. 如歌如畫的唐詩宋詞教會我什么
葉嘉瑩教授說:“其實詩的好處,你是終生受用的。
你想我們中國這么千百年來,能夠流傳到現在的詩詞,像李白、杜甫的,一定是在萬千人中最好的。那些不夠好的早就淘汰了。
所以我們讀的古詩詞,是經過了千百年的篩選、淘汰……“使窮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于詩矣。”是說詩有什么作用?你就是在貧困卑賤的地位之中,你還能夠安分不亂動,不想為非作歹,不想貪贓枉法。
你內心有一種平靜,你不追求物欲,不為了追求而心驚膽戰。“幽居靡悶”是說,當你一個人幽靜地獨處,你就是沒有朋友,也沒有煩悶,你有詩作為伴侶。
中國古人說“尚有古人”,就是說當你讀古人的詩的時候,古人都變成了你的朋友,蘇東坡、辛棄疾、陶淵明、杜甫……都在你的眼前,你就不會煩悶。當你的生活出現不幸,當你把它用詩來表現的時候,那詩是一種藝術,當你把悲哀變成一首詩的時候,你的悲哀就成了一個美感的客體,你的悲哀憂愁可以借著作詩消解了。
所以學詩有莫大的好處。”。
4. 我想學習寫唐詩宋詞,哪些書能教
學這個,要先熟讀《聲律啟蒙》,把韻調搞熟。 然后讀一讀經典詩詞,嘗試對仗著原詩詞的內容寫些東西,一開始對的不公整不要緊,慢慢來。(這部要花很長時間,需要把心靜下來,堅持寫) 熟悉了律詩的規矩、詞牌的結構,以及把自己的語言錘煉好以后,就可以寫出自己的風格和思想了(其實寫好是要有一定的悟性和天賦的)。 其實讀法沒有太多的不同。你如果真想要用唐宋的文字寫,那你還得看一看古漢語字典。其實完全可以以現代人的習慣去寫。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的《唐詩宋詞鑒賞辭典》,《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講唐詩宋詞》
錢鐘書的《宋詩選注》,《昨夜閑潭夢落花》
5. 有誰能教我寫唐詩宋詞
作為中國古文學的代表性文體,唐詩宋詞有其各自的魅力所在。
詩體與詞體文學特征的不同
1、和音樂的關系的差異 詩體和詞體的文學特征有著很大的區別,下面我們就以格律詩和詞的對比來說明詩體和詞體文學特征的差異。首先,詩詞和音樂的關系是不同的。中國古典詩歌從一開始就與音樂有著不解之緣,但是詩最終與音樂分離,并且在與音樂分離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榮。而詞是在音樂的土壤中萌芽產生的,音樂性是詞體文學的最基本特征, 即使在南宋詞不再完全入樂歌唱,而成為一種新的韻律詩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詞譜所規定的韻律樂調填寫,音樂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異: 句式、句法、韻律、對仗 外部形式的差異表現在句式、句法、韻律、對仗等方面。首先從句式上看, 格律詩句式整齊劃一,詞的句式則參差不齊;其次,詩詞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詩句法相對固定,詞的句法卻靈活多樣;再次,詩詞的押韻規則也不一樣,格律詩只用平聲韻,一韻到底,隔句壓韻,首句可壓可不壓;詞平仄通壓,中間可以換韻,韻腳疏密不定;最后,詩詞的對仗規定也不很不相同,格律詩第二、第三兩聯必須對仗,而詞的對仗卻靈活得多,沒有統一的要求。 3、題材內容的差異:詩:以社會性的群體情感為主; 詞:以作者個體的自我情感為主 詩詞的題材內容也有很大差異。詩在題材上比較偏重政治主題,以國家興亡、民生疾苦、胸懷抱負、宦海浮沉等為主要內容,抒發的主要是社會性的群體所共有的情感;而詞在題材內容上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以描寫男歡女愛、相思離別為主,抒發的大多是作者個人的自我情感。 4、語言特色的差異:詩是典型的語言藝術 詞是典型的精美語言藝術 詩是一種典型的語言藝術,而詞卻是一種典型的精美語言藝術。繆越先生曾經形象地把詩詞語言特色比喻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園亭。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相對于詩來說,詞的語言更加輕靈細巧、纖柔香艷。 5、風格的差異:詩莊詞媚 詩詞風格上的差異被精練地概括為詩莊詞媚,即使題材內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現出的風格也大相徑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詩詞作品也表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這與詩詞題材內容和語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關系。
6. 怎樣教孩子唐詩宋詞
小孩子現在學習東西都是無意識記憶,所以不要要求孩子會好好的坐在那里聽你講的,所以我們要經常在孩子耳邊讀,不要在乎他們是否在認真的聽你說,當你有一天突然發現他可以一口氣背完一道唐詩或宋詞的時候請不要驚訝。那就是你經常在他有意或無意間讀給他們聽的結果。加油父母們。你們也試試吧!
孩子會的很多東西都是在無意識間學的,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影響很大哦,說話做事得處處注重點呢
1)選擇的作品篇幅要短小,便于兒童記憶;內容要淺顯,易于兒童理解;體裁多以五言、七言為主,兒童輕易上口。 (2)教兒童學古詩時,最好配以畫頁,以圖解詩,同時,做適當的講解,幫助兒童理解作品。例如,《詠鵝》中“曲項”、“白毛”、“紅掌”等,假如教兒童邊看圖,家長邊解釋,兒童是可以明白的。這樣做的必要性,在于使兒童在理解的基礎上,練習他的理解記憶。 (3)在背誦過程中,可以是家長背一句,兒童模擬一句,然后過度到家長與兒童分單、雙句背。再讓兒童自己背。兒童往往記得快,忘得也快。所以要經常復習,以便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