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蚯蚓的觀察報告怎么寫
為了更好地了解蚯蚓的生活環境和習性、認識生物與環境有密切的關系,學習觀察生物的方法,我進行了觀察蚯蚓的活動。
通過下面幾點觀察
1、蚯蚓在什么環境中生活?
2、蚯蚓吃什么東西?
3、蚯蚓是怎樣運動的?有足嗎?
4、蚯蚓會嗅、會嘗嗎?
5、蚯蚓有聽覺、觸覺和視覺嗎?
6、蚯蚓的形態是什么樣的?
7、蚯蚓對人類有益還是有害?
8、怎樣區分蚯蚓的頭部和尾部?
2.八年級實驗:設置一個適于蚯蚓生存的環境并飼養蚯蚓
材料及作用:方盒子一個,潮濕的泥土和干燥的泥土各一堆,硬紙板一塊
我的猜想:蚯蚓喜歡潮濕的環境
要改變的條件:濕度,光照。
不改變的條件:泥土溫度
控制的方法:方盒子一半潮濕的泥土,一半放干燥的泥土。把硬紙板放上遮住一半潮濕一半干燥的地方,光照另一半(陽光或燈光)。形成田字形四塊不同環境,把幾條蚯蚓放在盒子里中心位置,等候一小時,觀察蚯蚓爬向那一塊。
實驗組:光線陰暗,泥土潮濕。
對照組:1.光線陰暗,泥土干燥。2.光線明亮,泥土潮濕。3.光線明亮,泥土干燥。
研究結論:蚯蚓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
如果用不著光照,就不要紙板,對照組也就少了兩組
3.根據“觀察蚯蚓”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在觀察蚯蚓的過程中,
(1)蚯蚓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氧氣先溶解在體壁的粘液里,然后滲透到體壁內的毛細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過體壁排出體外.因此蚯蚓是用濕潤的體壁進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在實驗過程中,隨時用沾水的棉球輕擦蚯蚓的身體,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體表濕潤,維持其正常的呼吸.(2)蚯蚓的腹面大多數體節中間有剛毛,剛毛有協助運動的作用.因此用手在蚯蚓體表來回輕輕撫摸時,會有粗糙不平的感覺,這是因為摸到了蚯蚓體表的剛毛.蚯蚓的運動就是依靠縱、環肌的交互舒縮及體表的剛毛的配合而完成的.當蚯蚓前進時,身體后部的剛毛釘人士內不動,這時環肌收縮,縱肌舒張,身體就向前伸,接著身體前端的剛毛釘入土內不動,這時縱肌收縮、環肌舒張,身體向前縮短而前進.蚯蚓是通過身體肌肉的伸縮和剛毛的配合運動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剛毛無法固定和支撐身體,因此蚯蚓在粗糙紙面上的運動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運動速度要快.(3)蚯蚓身體細長約由100多個體節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圓,在前端有一個分節不明顯的環帶.前端離環帶近約13個體節,后端離環帶遠,因此蚯蚓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確定,因為環帶靠近身體的前部.(4)蚯蚓對人類的益處很多:它在土壤里活動,使土壤疏松,空氣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對植物生長有好處,能夠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它排出的糞便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養分,能夠提高土壤的肥力,它的身體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營養價值很高,是優良的飼料和食品;還可利用它來處理有機廢物.所以我們要愛護蚯蚓,實驗后,應將放歸合適的自然環境.故答案為:(1)維持蚯蚓的正常呼吸;(2)剛毛;運動;(3)環帶;(4)放歸合適的自然環境.。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8年級生物觀察蚯蚓簡短實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