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詩詞的魅力作文3000字
中國五千年悠久文化,產生了許多的文字與文體,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煉的便是詩歌,一首詩,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書,古詩散發出一種難以抗拒的魅力。
讀詩,讓你成為一個有內蘊的人。王維的詩中有畫,明明只是讀詩,眼前卻常常表現一幅幅畫面。“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并沒有新奇的結構,奇特的想象,絢麗的情思,有的只是平淡如水,近乎白話的語言,可卻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使人一遍又一遍的去讀去品。其實,做人何嘗不是這樣呢?追求名利,跟隨潮流,讓自己金光閃閃,其實只是為了掩飾自己空白而又自卑的心罷了。一個真正自信的,有才華的人并不需要這些外在的修飾,他僅僅是站在那里,就有一種讓人折服的氣場。“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它是由內而外的。所以。讀詩,讓我們成為一個有內蘊的人吧!
讀詩,讓你成為一個灑脫的人。時光易逝,一生幾十年仿佛一眨眼就過去了,人于世光,如蚍蜉于天地,滄海之一粟,有時難免會產生一些傷懷。這時去讀一讀李白,蘇軾的詩,去品味詩中的灑脫人生。“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狂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然,他們活得隨性,沒有為世俗所累,難道不是這樣嗎?人生短短數十載,如果不能活得充實灑脫盡興,豈不可惜?讓我們做一個灑脫的人吧!
讀詩,讓你成為一個正直的人。現在的人,少了一份“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決心,多了一份利欲熏心的貪婪,少了一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堅持,多了一份溜須拍馬的奉承;少了一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俱歡顏”的博愛,多了一份自私的貪心。所以,讀詩,讓我們成為一個正直的人。
古詩,就像茶一樣,初入口只覺苦澀,但卻有綿長的回味,期中蘊含了無數做人的道理,需要仔細品讀,這大概就是古詩的魅力吧!
詩詞如歌,在平平仄仄中婉轉悠揚,在抑揚頓挫里低回不盡,讓人忘憂,使人開顏;詩詞如畫,在蟲魚鳥獸中描摹自
然,在小橋流水中展現乾坤,為我們描繪出或凄美、或壯闊、或靜謐、或熱烈的絕美意境;詩詞又像一位哲人,在歷經千年后,向我們娓娓道來人生的真諦,激勵我
們走向生活,面對挑戰。
喜歡詩詞,喜歡詩詞的韻律美。誰不曾陶醉于詩詞的天籟中?誰不曾被詩詞的音韻之美撥動心弦而樂以忘憂、喜笑顏開?牙牙學語時,我們被父母教以“春眠不
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雖然不通其意,但心中卻有種異樣的感覺;上小學時,我們背著手,昂著頭,搖晃著腦袋朗誦“牧童騎黃牛,歌聲
振林越。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個個都瞪著無知的雙眼,樂在其中;至于現在,當我在心中吟誦“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時,仍有一種異樣的感
覺——這就是詩詞的音樂美所帶來的美好體驗。詩詞如歌,讓我們陶冶性情,促我們享受人生。
喜歡詩詞,喜歡陶醉于詩詞的意境。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開始向往荒居野處的古人,攜一張琴,捧一杯茶,于深山幽林之中偃仰嘯歌,在千里澄江之上快樂垂釣。與
自然同呼吸,和天地共變幻,倘佯在大自然奇妙的景物中。喜歡陶淵明式的隱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淡觀天邊云卷云
舒;沉醉于王維的山水田園,“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更流連于蘇軾“水風清,晚霞明”的初晴鳳凰山,“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
子湖畔……詩詞如畫,展現了自然萬物的奇妙瑰麗,我只愿做一個畫中人,永遠陶醉在詩詞的意境中。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從《詩經》起,一直到今天,古詩詞以其廣泛的內容,深邃的。
2. 我眼中的唐詩宋詞作文
唐詩宋詞風光旖旎,在我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光影…… 唐宋是我們詩詞文化最鼎盛的時期,是中國文化的高峰。
孟浩然、王維的寧靜淡泊,岑參、高適的邊塞長吟,李白的浪漫奔放,杜甫的亂世悲歌……星光燦爛的詩壇是唐代文學乃至中國文學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誓言給我鼓勵;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魄讓我向往;白居易“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的鄉愁讓我心酸;劉禹錫“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哲理給我啟迪…… 宋代詞人們高奏過悲壯威武的慷慨悲歌,低吟過委婉動人的纏綿情話,悲嘆過心疲氣短的窮途末路…… 我渴望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悲嘆李清照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我向往辛棄疾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我感慨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唐詩短而精煉,擲地有聲;宋詞長而有韻,回味無窮。
迷人皎潔的漢宮秋月令我心馳神往,傾國傾城的燕瘦環肥使我魂牽夢繞…… 唐詩宋詞那或雄壯或惆悵的意境是否讓你身臨其境?唐詩宋詞那或勉勵或警示的言語是否讓你有所感悟? 唐詩宋詞不僅是一種文化,也是一段歷程,更是一個傳奇!它所代表的是一個個永遠令人陶醉的王朝。 每次讀到唐詩宋詞,我都會有一種全部占有的沖動,這,也許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唐詩宋詞,是你,在我心頭激起了一圈圈的漣漪。
3. 詩詞的魅力 作文
一澗飛瀑,碎瓊亂玉,造就此景的不是水;一地竹影,搖曳生姿,造就此態的不是風;人生在世,流芳百年,詩詞的力量影響深遠。
曾經我的路走了很長,走了很長還是沒有方向,沒有風帆的船,不比死了強。是他告訴我“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手更高的山”,所以我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曾經我在那片淡漠的煙中講著綠色的故事,因為是他告訴我“我愛人的歌也愛自然的歌。我知道沒有聲音的地方就是寂寞,沒有水的地方就是沙漠”。于是我看見那“浪拍虎門,雨洗雁塔,風舞紅旗,淚灑天涯”。
曾經我以為蝸牛升壁,涎干不止;貪人未利,身死不休。可是是他告訴我,“我要在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于是我學會了無限風光在險峰,不辭冰雪為卿熱。
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海。從此扯一片綠葉就可以表達愛情,剪一縷清風就可以風花雪月,掬一捧清水就可以滌蕩靈魂。這就是詩詞的魅力。
4. 詩詞的魅力 600字作文
答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同學們,你們覺得這首詞寫得好不好我很喜歡這首詞,是因為覺得它很美并且充滿感情。
其實,在我心中,有一個燦爛美麗的世界,那就是詩詞。記得學時一次語文課上,老師出了一道作文題,讓班里的每位同學寫一篇關于春的文章。
我當時心血來潮便用詩歌的形式寫了這篇文章。其實,我當時的想法只是想用很簡單的語言來表達想法。
但沒想到老師不但沒批評我,還給我打了優良的成績,并在班上當成范文朗讀。這對我來說,真是一種莫大的激勵。
從此也與詩詞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次之后,我用課余時間廣泛閱讀,走進了詩詞色彩斑斕的世界,從此我愛上了詩。
我愛詩詞,因為詩給人以美的享受。 好的詩詞總是用高度的概括,精美的語言,優美的韻律來表達一種情感一個事物。
唐宋詩詞之所以流傳久遠而長盛不衰,仍為今人所推崇備至,正是因了她的豪放而高雅,精煉而意深。“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我仿佛聞到一片盎然春景里草的清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讀白居易的《長恨歌》,我仿佛看到了盛唐宮廷的華麗與輝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讀出了李白不得志的抑郁和憂愁。
詩以其至情至真高雅絢麗,震撼了我。 我愛詩,因為詩中蘊含著深刻的做人道理。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滿江紅》里,岳飛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教我們做人要清清白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接云帆濟滄海”李白鼓勵我們面對挫折,要有不怕困難的信心。
詩詞藝術魅力無窮,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無數詩海名家如一顆顆璀璨的星星,點綴著歷史的天空。 《長恨歌》、《琵琶行》、《水調歌頭》,無數的佳作名篇更是文學史上引以為豪的寶貴遺產。
今天,我們何等有幸能夠享受到這筆遺產,請同學們也熱愛詩詞吧!去走進詩的美好境界,領略詩的無盡的魅力吧!請你盡情享受11月語文活動月為你精心烹制的詩詞大餐吧檢舉提問人的追問 2009-11-08 12:10要作文形式的地啊 是中學生的啊 求 級檢舉回答人的補充 2009-11-08 12:18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記得學時一次語文課上,老師出了一道作文題,讓班里的每位同學寫一篇關于春的文章。我當時心血來潮便用詩歌的形式寫了這篇文章。
其實,我當時的想法只是想用很簡單的語言來表達想法。但沒想到老師不但沒批評我,還給我打了優良的成績,并在班上當成范文朗讀。
這對我來說,真是一種莫大的激勵。從此也與詩詞結下了不解之緣。
那次之后,我用課余時間廣泛閱讀,走進了詩詞色彩斑斕的世界,從此我愛上了詩。我愛詩詞,因為詩給人以美的享受。
好的詩詞總是用高度的概括,精美的語言,優美的韻律來表達一種情感一個事物。唐宋詩詞之所以流傳久遠而長盛不衰,仍為今人所推崇備至,正是因了她的豪放而高雅,精煉而意深。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我仿佛聞到一片盎然春景里草的清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讀白居易的《長恨歌》,我仿佛看到了盛唐宮廷的華麗與輝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讀出了李白不得志的抑郁和憂愁。詩以其至情至真高雅絢麗,震撼了我。
我愛詩,因為詩中蘊含著深刻的做人道理。“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滿江紅》里,岳飛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教我們做人要清清白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接云帆濟滄海”李白鼓勵我們面對挫折,要有不怕困難的信心。詩詞藝術魅力無窮,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無數詩海名家如一顆顆璀璨的星星,點綴著歷史的天空。
《長恨歌》、《琵琶行》、《水調歌頭》,無數的佳作名篇更是文學史上引以為豪的寶貴遺產。今天,我們何等有幸能夠享受到這筆遺產,請同學們也熱愛詩詞吧!去走進詩的美好境界,領略詩的無盡的魅力吧!請你盡情享受11月語文活動月為你精心烹制的詩詞大餐吧。
5. 唐詩的魅力和宋詞的魅力個字有什么特點
唐詩的魅力 唐詩雖然遠離我們有千年之久,但這一優秀的民族文化瑰寶千年不朽,仍然活躍在當代人的心中,影響著現代文化生活,讓我們從中得啟示,受教育,可以用來滋潤、豐富、提高我們的人生。
唐詩在唐朝的時候是衡量一個人學識水平高低的主要標準,唐朝的科舉取士,一首好的唐詩往往會讓你從此擺脫顛沛流離的生活而走上飛黃騰達的道路。古代的文人雅士要么會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要么就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這樣才會在普通的百姓面前顯得與眾不同。
而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詩詞,就算是一個人他放蕩不羈,但他有過人的才華,能隨口吟一首好詩,照樣會被別人另眼相看。作為詩仙的李白,為人不羈,在詩歌上造詣很高,憑著這一身才華,被唐玄宗所欣賞,邀請他到皇宮講學,令的楊貴妃為之研墨,這段故事被后人所津津樂道。
古代的文人雅士,在觸景生情之時,在抒發內心之際都會選擇吟詩作對,像杜甫在顛沛流離之時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李白在外地巡游四連故鄉親人于是有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白居易在感嘆物是人非,歲月無情于是作出《琵琶行》,這些詩詞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也描繪了那個現實的社會,作為后人的我們,在欣賞優秀的詩詞之際,更要深思詩人當時的思想感情,對這個社會不平的事,對人間的苦難表示同情。 唐詩已經過去千年,然而唐詩的魅力去絲毫未減,近來興起的國學熱,再次把唐詩推向一個高度,人們發現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僅沒有過時,而且在這個現實的社會里還大有價值。
要想當一個學時淵博的人,肚子里沒有積累大量的詩詞歌賦是不行的,在與人交談的時候,偶爾來幾句詩詞會讓人刮目相看,你的整體形象也會在別人心目中提升一個層次。 很多外國人來中國留學,都會選擇學習唐詩,一是因為唐詩韻律順口,再就是唐詩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有些國家的歷史很短,他們被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吸引,從唐詩中可以了解中國古代最燦爛時期的歷史文化,因此,唐詩不僅中國人喜愛,它更是走向了世界,成為世界的財富。
另外在商業中我們依舊可以看見唐詩的身影,鮮花店取名為“滿庭芳”,美容院取名為“千嬌面”,音樂茶廳“風入松”,取這些高雅的名字往往在印象上就高別人一個層次,讓出入的人們也感覺自己很有情趣。 現代的人們,工作學習壓力大,閑下心來偶爾讀讀唐詩,當他發現古人在不如意的時候仍然能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心時,自己也會從中受到啟發,重振精神。
現在領導們在發言致辭的時候,為了顯示學問,也為了吸引人,往往會引用唐詩,這樣會時講話顯得更有水平,也會使聽眾耳目一新。 唐詩的作用不用多語,唐詩的魅力依舊。
所以說雖然時代在發展,唐詩并沒有過時,在以后的歷史長河中,作為古代文化瑰寶的唐詩必然繼續大放異彩,唐詩的魅力將令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之傾倒。2唐詩的魅力 作為中國人,但凡認識幾個字的,大約都會隨口背誦幾首唐詩。
在對后代的早期智力開發中,背唐詩也是與彈鋼琴、練舞蹈、學英語、習書法等等一樣,成為非常熱門的選擇。由此可以看出,唐詩在國人心目中的位置雖然如今已經沒有幾個人能寫出像唐詩那樣的詩句了。
不可否認,唐詩,正是中國傳統文化最深邃、最形象、最具感染力也就最經典的代表,是中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我們往往自詡我們的祖國為詩的國度,這話一點兒不假。
唐詩對我們的影響,已經嵌入我們的基因中,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就是因為有了數千年的詩教,有了一千多年的唐詩,我們中國人才有了這詩意的存在,平添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勇氣與傲氣;我們的思維方式才更加簡約而敏銳,語言內容才更加豐富多彩,面部表情才這樣的嫵媚動人,為人處世才這樣的自信與豁達。
君若不信,請聽我慢慢道來。古人云,詩言志。
詩是用最簡約的語言來記錄思想、抒發感情的。從古到今,信奉儒家學說的知識分子,大多是按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路來設計人生的。
仕途光明,升官有望了,性情狂放一點的,就會高唱李白的詩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深沉一點的,也會低吟杜甫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面帶沾沾自喜之色。仕途蹭蹬,官運不濟的,多會以位卑不敢忘憂國、窮年憂黎元來自尋臺階。
人倫之重,親情為上。古代交通、通訊俱不發達,好男兒志在四方,其代價就是常常有故鄉之思,親人之念。
這時候,奔波在外的人是否會從心底涌起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詩明白如話,卻感人至深,表達了一種普世的人性關懷。漂泊的游子,也可能會情不自禁地低吟著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而淚流滿面。王維的詩,推己及人,觸景傷情,道出了天涯孤旅的愁苦與傷感。
夫妻恩愛,耳鬢廝磨,卻又見少離多,天各一方。秋雨綿綿中,客館獨坐,百無聊賴,李商隱的詩,或許會把你的思念送達千里迢迢之外的愛人的心扉: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深入骨髓的相思之痛,就深藏在這輕描淡寫的二十八個字當中。
人生苦短,。
6. 詩詞的魅力、春滿心田 兩篇作文在線等
是這個嗎?
詩詞如歌,在平平仄仄中婉轉悠揚,在抑揚頓挫里低回不盡,讓人忘憂,使人開顏;詩詞如畫,在蟲魚鳥獸中描摹自然,在小橋流水中展現乾坤,為我們描繪出或凄美、或壯闊、或靜謐、或熱烈的絕美意境;詩詞又像一位哲人,在歷經千年后,向我們娓娓道來人生的真諦,激勵我們走向生活,面對挑戰。
喜歡詩詞,喜歡詩詞的韻律美。誰不曾陶醉于詩詞的天籟中?誰不曾被詩詞的音韻之美撥動心弦而樂以忘憂、喜笑顏開?牙牙學語時,我們被父母教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雖然不通其意,但心中卻有種異樣的感覺;上小學時,我們背著手,昂著頭,搖晃著腦袋朗誦“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個個都瞪著無知的雙眼,樂在其中;至于現在,當我在心中吟誦“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時,仍有一種異樣的感覺——這就是詩詞的音樂美所帶來的美好體驗。詩詞如歌,讓我們陶冶性情,促我們享受人生。
喜歡詩詞,喜歡陶醉于詩詞的意境。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開始向往荒居野處的古人,攜一張琴,捧一杯茶,于深山幽林之中偃仰嘯歌,在千里澄江之上快樂垂釣。與自然同呼吸,和天地共變幻,倘佯在大自然奇妙的景物中。喜歡陶淵明式的隱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淡觀天邊云卷云舒;沉醉于王維的山水田園,“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更流連于蘇軾“水風清,晚霞明”的初晴鳳凰山,“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湖畔……詩詞如畫,展現了自然萬物的奇妙瑰麗,我只愿做一個畫中人,永遠陶醉在詩詞的意境中。
喜歡詩詞,喜歡詩詞中蘊含的哲理。詩詞不僅是一種供人玩味、讓人欣賞的藝術品,更應該是啟人心智,為人撥開疑團,催人奮進的哲學家。從“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中,我們可以學到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頓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從“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我們想到了成功來之不易,便不會再去抱怨生活的勞累,而更加懂得了默默奮斗,隱忍前行,功夫不負有心人的道理。就算是“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也是在告誡我們要抓緊今日,馬不停蹄的道理。詩詞確實像位哲人,為我們指明道路,為我們掃清疑團,讓我們更加精彩地生活。
詩詞,如歌如畫,魅力無限;又似哲人,意味深長。但愿所有人都能認識到詩詞的魅力,傳承中華瑰寶,更加舒適地享受生活,更加精彩地奮斗人生。
春天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蘇的季節。每到春天大雁都會從北方飛回南方,小草長出了新的小苗,桃樹和櫻桃樹長出了嫩芽,開著粉紅色的花……。
陽光暖洋洋地照在大地的臉上,使人陶醉。春天的太陽像個溫暖的火爐子,照在綠色的大地上,金光粼粼。春天的白云也格外多姿,像個奔騰的小馬,像翻滾的浪花,又像那春姑娘白凈的臉……。春風像個慈祥的母親,佛著你的臉頰,使你感到舒爽心曠神怡。
春風吹過大地,大地變綠了;春風吹過大樹,樹葉輕輕搖動,風仿佛在講笑話,樹笑彎了腰;窗戶拍拍地響,像在高興地拍手;看,落葉刷刷地飛舞,風正在跟電線大哥跳繩呢,玩得多開心!
春天的校園更是豐富多彩。美麗的迎春花正在歡迎我們呢!大道兩旁綠樹成蔭,小道兩邊花繁葉茂。櫻花在校園里處處可見,遠看像給校園鋪了一層厚厚的白雪,近看讓人感覺天上正飄蕩著美麗的雪花。金錢菊鑲嵌在草坪的周圍,點綴著綠色的草坪顯得格外鮮艷美麗;草坪綠茵茵的,中央有幾束美麗的花兒把草坪裝點得更加迷人,更加秀麗。桃樹抽出新芽,桃花含苞待放。池塘邊的柳樹輕佛著河堤,太陽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柳樹倒映在水中,像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我望著這春天的美景,不禁心潮起伏:我們的祖國就像春天一樣,處處是那樣生氣勃勃,萬紫千紅。
7. 以“品味唐詩宋詞”為話題的優秀作文
唐詩——宋詞
遠處,一陣書香飄來,香如茉莉卻又淡如芷蘭。那書香,從一千多年前的唐王朝飄來,從烽煙四起的戰場飄來,從青山綠水的大自然……在那個詩的王朝里,我們嗅著陣陣詩香,品讀著詩一般的生活,詩一般的人生……
詩里,我們讀出了盛唐的精神,盛唐詩人所獨有的高昂向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說的是一種超然的自信,像陽光下的花香四溢;“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道的是不畏艱險孤愁的俠客般的豪邁,如大山里飛舞的雪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抒的是男兒救國的一腔熱血,一片赤誠……唐詩,讓我們看到了多少詩人的抱負與志向。
詩里,我們讀出了不同的人生哲理,不同的生活取向。“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孤傲的李白在朝要力士脫靴、貴妃研磨,在野“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面對日益腐朽奢侈的統治階級,他憤然離去,在山水中放縱自己以求解脫。而詩佛王維,則在清幽淡雅的自然中悟出禪理,詩里一片清新寧靜與恬淡自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給世人展現的是一幅桃花源式的田園風景圖。
詩里,我們讀出了中唐凄苦的百姓生活,安史之亂后國家的一片狼籍。杜甫用沾滿血淚的筆觸為人們寫下了歷史承載不了的沉重與真實。我們仿佛從“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里看到了無奈而又痛苦的身影;從“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里讀出對殘酷現實的憤怒與不滿。唐詩不僅記載了盛唐的激昂樂觀,燦爛輝煌,也記載了戰爭不斷的民不聊生,悲慘凄涼。
詩里,我們讀出了多少游子鄉思,離婦閨愁。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到“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親情便如綿延不斷的山巒在心靈深處延伸著,倚窗眺望,其間有多少思念如絲如雨,永遠剪不斷。我們沉醉在“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愿景里,驚詫于“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在“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里遐想。
在那個詩的王朝里,有李太白、王維、杜子美、王昌齡……多少自成一家的大詩人,他們輕唇一啟,繡口一吐,便嘯成了整個盛唐。詩香輕輕地飄著,漫漫的歷史長河里,香氣滿乾坤……
8. 議論唐詩宋詞的文章
你要議論什么呢? 雨 晴 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 雨后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墻去, 卻疑春色在鄰家。 這首即興小詩,寫雨后漫步小園所見的殘春之景。
詩中攝取的景物很簡單,也很平常,但平中見奇,饒有詩趣。 詩的前兩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見和“雨后”情景相對比、映襯,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
雨前,春天剛剛降臨,花才吐出骨朵兒,尚未開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滿樹綠葉了,說明這場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花光春色,被這一場苦雨給鬧殺了。詩人望著花落春殘的小園之景,是多么掃興而生感喟啊! 掃興的不光是詩人,還有那蜜蜂和蝴蝶。
詩的下兩句由花寫到蜂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氣,它們懷著和詩人同樣高興的心情,翩翩飛到小園中來,滿以為可以在花叢中飽餐春色,不料撲了空,小園無花空有葉;它們也象詩人一樣大失所望,懊喪地紛紛飛過院墻而去。
花落了,蜂蝶也紛紛離開了,小園豈不顯得更加冷落,詩人的心豈不更加悵惘!望著“紛紛過墻去”的蜂蝶,滿懷著惜春之情的詩人,剎那間產生出一種奇妙的聯想:“卻疑春色在鄰家”。院墻那邊是鄰家,詩人想得似乎真實有據;但一墻之隔的鄰家小園,自然不會得天獨厚,詩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爛漫;畢竟墻高遮住視線,不能十分肯定,故詩人只說“疑”,“疑”字極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實感。
這兩句詩,不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態,寫得活靈活現,更把“春色”寫活了,似乎“陽春”真的“有腳”,她不住自家小園,偏偏跑到鄰家,她是多么調皮、多么會捉弄人啊! “卻疑春色在鄰家”,可謂“神來之筆”,造語奇峰突起,令人頓時耳目一新。這一句乃是全篇精髓,起了點鐵成金的作用,經它點化,小園、蜂蝶、春色,一齊煥發出異樣神采,妙趣橫生。
古人謂“詩貴活句”(吳喬《圍爐詩話》),就是指這種最能表達詩人獨特感受的新鮮生動的詩句吧。 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釵頭鳳》詞調是根據五代無名氏《擷芳詞》改易而成。
因《擷芳詞》中原有“都如夢,何曾共,可憐孤似釵頭鳳”之句,故取名《釵頭鳳》。陸游用“釵頭鳳”這一調名大約有兩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自與唐氏仳離之后“可憐孤似釵頭鳳”;二是指仳離之前的往事“都如夢”一樣地倏然而逝,未能共首偕老。
因為這首詞是詠調名本義的本事詞,所以須首先交待一下詞中本事。 一般的說法是:陸游初娶舅父唐閎之女,婚后夫妻相愛,而陸游的母親卻不喜歡自己的侄女,陸游迫于母命不得不與唐氏離異。
離異后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趙士程。在一次春游中陸游與唐氏及其后夫士程邂逅于紹興城南禹跡寺附近的沈園。
唐氏得后夫同意,遣人送酒饌致意,陸游感于前事,遂題此詞于沈園壁上。以上情節來自宋周密《齊東野語》,查其中卻有失實之處。
蓋唐閎為鴻臚少卿唐翊之子。陸游有舅父六人,但其中并無唐閎(詳見拙著《宋詞選語義通釋》附錄二《陸游詞若干問題質疑》所引宋王珪《華陽集》卷三十七《唐質肅公介墓志銘》)。
陸游與前妻唐氏自然也不是表兄妹。但據宋代諸家筆記所載,陸游與前妻唐氏在一次春游中于沈園相逢,晤談之后而作此詞這是可以相信的。
這首詞分上下兩闋,上闋是男子口吻,自然是陸游在追敘今昔之異;昔日的歡情,有如強勁的東風把枝頭繁花一掃成空。別后數年心境索漠,滿懷愁緒未嘗稍釋,而此恨既已鑄成,事實已無可挽回。
下闋改擬女子口吻,自然是寫唐氏泣訴別后相思之情:眼前風光依稀如舊,而人事已改。為思君消瘦憔悴,終日以淚洗面。
任花開花落,已無意興再臨池閣之勝。當年山盟海誓都成空愿,雖欲托書通情,無奈礙于再嫁的處境,也只好猶夷而罷。
此詞口吻之逼真,情感之摯婉,都不類擬想之作。如果沒有生活原型作為依據,只憑虛構是不會寫得如此真切感人的。
以上談的是這首詞的總體印象,為了印證這一印象,還可以從語言意象入手做進一步的分析。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這三句撫今追昔,所表現的情感是極其豐富而又復雜的。“紅酥”言其細膩而紅潤。
李清照《玉樓春》(紅梅)詞:“紅酥肯放瓊苞碎,探看南枝開遍末?”詞中以“紅酥”形容紅梅蓓蕾之色,是個令人陶醉的字眼兒。陸游用“紅酥”來形容膚色,其中便寓有愛憐之意。
詞人為什么只寫手如紅酥?這是因為手最能表現出女性的儀態。如《古詩十九首》“纖纖濯素手”;蘇軾《賀新郎》“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都是借手來顯現人物的體態與儀表的例子。
但在這首詞里,詞人不僅借對手的描寫來襯托唐氏儀容的婉麗,同時聯系下句“黃縢酒”來看,正是暗示唐氏捧酒相勸的殷勤之意。這一情境陡地喚起詞人無限的感慨與回憶:當年的沈園和禹跡寺,曾是這一對恩愛夫妻攜手游賞之地。
曾幾何時鴛侶分散,愛妻易嫁已屬他人。滿城春色依舊,而人事全非。
“宮墻柳”雖然是寫眼前的實景,但同時也暗含著可望而難近這一層意思。“東。
9. 唐詩宋詞的魅力在哪兒
詩詞有四種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
礙而實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寫出幽微,如清潭見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剝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
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馬。詞意俱盡,如臨水送將歸是已;意盡詞不盡,如摶扶搖是已;詞盡意不盡,剡溪歸棹是已;詞意俱不盡,溫伯雪子是已。所謂詞意俱盡者,急流中截后語,非謂詞窮理盡者也。所謂意盡詞不盡者,意盡於未當盡處,則詞可以不盡矣,非以長語益之者也。至如詞盡意不盡者,非遺意也,辭中已彷佛可見矣。詞意俱不盡者,不盡之中,固已深盡之矣。
節選自白石道人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