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睡覺不一定非在晚上,更不是一覺睡到大天亮。
要是沒人打攪它,它可以隨時隨地睡覺,站著、臥著、躺著都能睡覺。
大馬一天能睡八、九次,加起來差不多有六個小時。
天亮以前的兩個小時,馬睡得最香。
馬站著睡覺繼承了野馬的生活習性。
野馬為了迅速而及時地逃避敵害,在夜間不敢高枕無憂地臥地而睡。
即使在白天,它也只好站著打盹,保持高度警惕,以防不測。
家馬雖然不像野馬那樣會遇到天敵和人為的傷害,但它們是由野馬馴化而來的,因此野馬站著睡覺的習性,至今仍被保留了下來。
那么,有沒有可能讓馬躺下睡覺呢?研究馬的專家們堅信,在一個馬群或者一個馬廄中可能會有一部分馬躺下睡覺,但絕對不會發生所有的馬同時躺下睡覺的事情,總有一匹馬會站在那里“放哨”。
擴展資料
馬的進化
馬的祖先是生活在5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始新世的始(祖)馬(Hyracotherium Owen=Eohippus Marsh)。
它們的身體只有狐貍那么大。
頭骨小,牙齒構造簡單,齒冠低。
前足4趾著地,后足3趾著地。
背部彎曲,脊柱活動靈活。
生活在北美的森林里,以嫩葉為食。
大約過了1000多萬年,到漸新世時才出現了漸新馬(中馬)(Mesohippus Marsh)。
體大如羊。
前后足均有3趾,中趾明顯增大。
頰齒仍低冠,臼齒齒尖已連成脊狀。
仍生活在森林里,以嫩葉為食。
又過了1000多萬年到中新世時出現了草原古馬(Merychippus Leidy)。
前后足均有3趾,但只有中趾著地行走,側趾退化。
身體已有現代的小馬那樣大。
四肢更長,齒冠更高。
臼齒有復雜的連脊和白堊質填充,表明食料已從嫩葉轉為干草。
草原古馬已從林中生活轉為草原生活,高齒冠臼齒適于碾磨干草,善跑的四肢能逃避猛獸襲擊。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