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好高中文言文
一、新課標對文言文閱讀的要求。
關于要求。
“閱讀淺易文言文,養成初步的文言語感。
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
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
關于評價。
“對文言文閱讀的評價,重點考察借助語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識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要考察學生對傳統文化是否熱愛和有興趣,在文言文閱讀中能否有意識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國文化精神。
評價要有助于學生確立古為今用的意識,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二、文言文學習的基本內容和方法。
1.基本篇目。
重點課文篇目有:《<論語>十則》、《寡人之于國也》、《勸學》、《子魚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趙威后問齊使》、《廉頗藺相如列傳》、《屈原列傳》、《論積貯疏》、《陳情表》、《蘭亭集序》、《歸去來兮辭》、《師說》、《游褒禪山記》、《石鐘山記》、《諫太宗十思疏》、《六國論》、《伶官傳序》、《縢王閣序》、《阿房宮賦》、《赤壁賦》、《項脊軒志》、《登泰山記》、《<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基本學法。
學習文言文有什么訣竅呢?我們都遠離文言文所存在的語言環境,因此培養語感非常重要。
而培養語感的最好方法是多讀,學習文言文就要以讀為核心,即誦讀、理解、背誦。
誦讀、理解、背誦,誦讀是核心、是關鍵、是文言文學習的立足點。
(1)朗讀,首先要聽老師范讀。
文章的腔調、板眼、感情、氣勢、抑揚頓挫以及所蘊藏著的意義,都要通過朗誦表達出來。
而學生在聽老師的范讀中,也正要獲得對文章的這方面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觀的印象和認識,從而激發起自己誦讀的欲望,以達到進一步“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的目的。
要再不斷地聽范讀、跟著讀、練著讀的誦讀過程中逐步體會、領悟、感知。
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追答
第一要讀音正確。
這是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間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讀所決定的。
一般來說,課文注釋中對這一些都注明了讀音,要依據注音,認真讀準。
第二要注意停頓。
包括句中停頓和句間停頓。
能正確劃分句中停頓和句間停頓,表明了對語句層次和大意的正確理解,這要在對詞句含義理解的訓練中,通過誦讀來實現。
此外,還要注意讀出語氣、讀出語勢,等等。
(2)誦讀,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反復熟讀課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可以背誦的學習過程。
學習文言文,要在誦讀中感知,在誦讀中領悟,在誦讀中積累語言的素材,最后達到將文言變成自己語言習慣的一個部分。
背誦,這是由于文言文學習的特殊性所決定的。
字詞的識記,詞句含義的理解,作品思想內容的把握,都要靠熟讀成誦才能做到。
語言學習是先實踐、運用,然后理解。
因而語文學習需要背誦,而文言文的學習則更強調背誦了。
下面介紹一種利用誦讀學習文言文的具體方法:
①預讀。
查閱工具書,結合注釋給生字生詞注音,清楚準確地朗讀課文,結合課文注釋和語文工具書,了解有關作家作品常識,結合預習提示或自讀提示從整體上了解課文。
②抄讀。
勾劃或抄寫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與名言警句,勾劃或抄寫課文中的難句,記錄在閱讀課文時產生的疑難問題,閱讀或摘抄(或作提要、目錄)與課文相關的輔助材料,結合單元學習的提要、課文預習提示、思考和練習,確定學習的童點和難點。
③解讀。
結合語境,從句子結構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利用古漢語常識具體分析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翻譯(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課文或課文片斷,以求深入地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分析解答課后“思考和練習”中的語言訓練題。
④品讀。
從文體特征出發,總體上把握文章作為一種“類型”的基本特征,比較閱讀,從內容和形式方面對文章的具體特征和作者的藝術個性進行分析,查閱文獻資料,就重要的實詞、虛詞和語法問題撰寫語文小論文,以鞏固所學知識,強化能力訓練。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請問怎么學好高中文言文呢文言文詞語解釋怎么積累